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国外育儿
美国中小学教导的得失
作者:医药卫生网
更多
  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教导环境,为发展青少年的个性、展开他们想像的翅膀,供给了海阔天空的规模。不受束缚的想像才干显示思维的质量。
  过火的宽松自由、过火夸大个性发展,其副作用往往是道德束缚的流失。
  美国大人不喜好政府管,孩子不喜好父母管。“想干什么,这是我自己的事情。”这句话似乎已成为他们的口头禅。就笔者在匹兹堡游乐场合见,蹒跚学步的三四岁的孩子摔倒,不要父母扶,自己爬起来拍拍手,说:“Iamok。”(我很好。没关系)。其父母眼看着孩子爬高就低非常吃力,也不往帮忙,自管自聊天。只有在孩子表示出惊人之举时,他们才夸一句:“干得不错。漂亮极了!”除了教孩子见了人问好要有礼貌外,孩子想玩什么,那是他自己的事。看来战胜孩子的依靠性,培育其独立自主的意识从幼儿时期已贯穿在日常的生涯中。这种传统有利于每个人个性的发展。美国社会布满活力与他们依靠性少而独立性强、循规蹈矩少而发现性强的民族传统有关。个人的聪慧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必定给社会带来活力。
  在美国,儿童上学不是累赘,而是享受。十岁左右的孩子一般是九点以前进学,下午三点就放学了。中午有免费午餐,来往有校车接送。在课堂上的时光只有四个小时,其中一半还是做课堂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动头脑,把握一些根本知识和技巧。大部分作业在课堂上用电脑完成,很少把作业带回家。假如有作业,也仅仅是让他们用电脑做个生日贺卡,或者做些折纸手工、画些简单图画,都是孩子们感喜好、乐意完成的事情。假如不乐意干,也不委曲。一放学就可以抱上篮球或者穿上旱冰鞋,或者带上水枪,到游乐场玩。美国的孩子感到不到所谓学习压力是什么滋味。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50年代),国内寻求升学率的风气还不算太盛,但那时就总有课外作业。有一次由于老师讲除法时自己开了小差,回了家问母亲六除以三即是几。没上过学的母亲想当然道:“那还不简单,六个除过三个,当然是三。”按照母亲的思路完成作业,被老师训斥道:“你怎么这么笨,除法和减法是一回事儿吗?”在美国事决不容许这样训斥孩子的。他们的教导思路是培育学生的自信,想方想法打开其思路,活泼其思维,而不请求循规蹈矩,惟老师的命是从。即使学生把四加三加成八,老师也是以表彰的口吻道:“啊噢,这倒是个新颖思路,我们是否可以再算算四加四即是几呢?”学生在表彰声中和训斥声中,其思维的主动性和敏捷性必定不同。在美国的家庭教导中也一般是尊敬孩子的人格和情感的。比如德瑞娜的好朋友要回家了,德瑞娜由于留不住朋友而急得掉泪,德瑞娜的妈妈决不会以“没出息,哭什么”来训斥,而是这样安慰:“噢,可怜的德瑞娜,你的朋友要走了,你很难过。分开自己的朋友实在是件艰难的事情,可是,她的妈妈也许正等得她焦虑呢……”他们认为“别哭”、“不要这样”、“多讨厌”之类的命令性口吻压抑幼小心灵是束缚孩子本性的,而一般以“应该怎样”、“不妨试试”来引诱孩子。有的学校甚至不让学生知道彼此之间的考试成就。由于让学生互相知道考试成就,就会损害那些成就差的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从小就自卑,这是很残暴的事情。
  他们的课堂讲授也不是刻板的老师讲授学生听。不请求学生正襟端坐、寂然静听,而是可以自由发问、可以提出不同看法后上台讲授。他们认为学校教导的目标不是要教学生去世背多少知识、信息和数据,而是教给学生获取信息的才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人人都要上讲台,与老师和同窗们讨论题目、剖析题目。比如语文老师让学生浏览了莎士比亚的剧本《恺撒王》,就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这剧本的得失,有的学生说剧本结尾写得不好,怎么能在结尾时让这么多重要人物一个接一个地在同一幕中去世往呢?太不真实了,太草率了。有的同窗就认为写得好,去世的人多才干突出悲剧后果,有震撼人心的作用。在高中“美国政府”课(国民课)中,有的老师做得更尽。他对学生宣布他要加进联邦参议员竞选,让学生帮他制订竞选章程、印传单、拉选票、挨家挨户游说、接受媒体采访等。这样授课,一方面练习学生的胆量和自我表示意识,另一方面大家又互相交换,撞击出灵感的火花。每个人看题目的角度不同,经过大家讨论和身体力行,各人的思维必定得到升华,从而便于养成多角度、多方位视察事物、解决题目的综合才干。美国学生从来不懂得“害羞”是什么,教师也很少用一个尺度来权衡谁对谁错。同一考题,容许有各种各样的答案。有些学生,假如考试答案与老师的完全一样,只能得六七十分,而学生答案中一旦有点儿新看法,就会得高分。他们认为想像力是聪慧的最高境界。从教材的讲授到考试一直都鼓励学生天马行空自由想像,想像越离奇越受到赞美。比如上艺术课,老师不规定你画什么、怎么画,一切由你自己想像发挥。学生写作文也重要看你有无想像力,想像力丰富,故事情节崎岖,离奇不离谱就会受到赞美。
  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教导环境,为发展青少年的个性、展开他们想像的翅膀,供给了海阔天空的规模。不受束缚的想像才干显示思维的质量。美国人发现性强,正与他们的教导导向相辅相成,有想像力才会有发现力。先进的盘算机技巧、生物工程和宇航技巧,都是以人的想像力为推进器和润滑剂的。美国的这种教导思路已经使他们在贸易竞争、艺术创作和科技规模取得很大成就。
  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利弊相连。过火的宽松自由、过火夸大个性发展,其副作用往往是道德束缚的流失。美国在道德决定方面让学生自由取舍,越来越成为教导的盲点。1983年美国教导部报告《一个陷在危机中的国家》一出,震撼朝野。这篇教导评估报告内提到:“我们社会的全部教导根本,已被腐蚀到足以损害国家及国民的地步……”有超过50%的中小学生,其语文、科学、历史、地理及数学成就不合格。学校由培育英才、敦品励学的学府,变成了“令人失看的工厂甚至战场”。缺少纪律性、学生打架、帮派参与、吸毒等使学校行政焦头烂额。据儿童法律诉讼基金之统计,全国每8秒钟就有一位学生辍学,而每67秒钟就有一位未婚少女学生怀孕(见1997年7月7日《号角报》美国中小学教导专题)。
  尽管克林顿总统宣布教导改革将不遗余力,在1997年2月4日的国情咨文中清晰表示,要使美国人拥有世界上最佳的教导,并提出十大行动纲要(一、订下严厉的全国教导尺度,其中包含全国性的四年级浏览考试及八年级数学考试,以确保学童有熟练的根本知识和才干。二、使每一间教室内均有肯奉献且有才干胜任的教师。三、每位学生在读完三年级时有良好的自行浏览才干。四、扩充“提前进学计划”,并促请父母及早为孩童的学习投进心力。五、扩充“自由选校”及进步公校的效能。六、确保学校安全,有纪律,无毒品,并能灌输美国良好的价值观。七、协助支撑学校的兴建和现代化。八、为勤学绩优的学生打开大学校门,使十三年级和十四年级教导似高中教导一样广泛。九、收拾联邦职训,使其成为单纯的技巧嘉奖,增进成人的教导机遇和素质。十、在2000年前,使教室和图书馆能衔接国际网络,并协助学生具有科技常识,不至于成为科技文盲)。
  但明摆着的是,除了第一条和第六条有针对性外,其余八条都患有同样的弊端:不能对症下药。美国教导界的红灯一直闪亮,原因不在教导经费不足和教导工作者不足,也不在学校不够和不够高科技,要害是美国式的自由带来的顽疾无法医治。即使是有针对性的第一条和第六条,“要有严厉的全国教导尺度”和“有纪律、无毒品”等能够履行,也恐怕是治标不治本。由于教导与全部社会价值观的取向有密切的关系。社会若没有精确的道德尺度,教导就立不起基础。比如所谓性教导,并不是我们所懂得的讲授生理和生物学。固然各个学校性教导的课程不尽雷同,但主流方向是强和谐推进性自由。这从“性知识及教导理事会”(SIECUS)的态度可见一斑。SIECUS于1993年出版的《幼儿园至十二年级全面性教导领导》中清晰指出:人从婴孩即开始有肉体上的性需要,所以儿童有尽对权力往知道性知识及享受性行动。所有的生殖权力,包含堕胎权,皆是根本的人权。所以不论任何年纪,或怀孕到哪一个阶段,都应拥有尽对的自由选择堕胎权,而无须他人的批准。同性恋行动无所谓对或错,乃是正常和健康的另一类性生涯方式。由此可见,性教导的主流是鼓励青少年安心肠往享受性行动,只要做足预防工夫便可(防怀孕、艾滋病和性病等)。就笔者在美国一年(1997年8月—1998年8月)所见,克林顿的教导改革根本未见成效。美国森林公园和社区游乐场常有让正统的中国人不敢看重的景致。前些年美国的母亲们在女儿14岁的时候就得教会她们怎样运用安全套,现在的“进步”是更多的美国少女在12岁就懂得这些知识了。1997年7月7日《号角报》载:“最近发生的高中女生在毕业舞会中自行生产后把婴儿丢弃,再回到舞会中连续欢乐舞蹈的个案,人们对此认为不可思议。实在这件事不是首次发生,数月前就有两位青少年将他们初生的婴儿杀去世,并弃置于垃圾堆中。”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远不是题目本身,它对美国的教导方针是最大的寻衅。更具有讥讽意味的是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情人——白宫的大学实习生莱温斯基小姐在她与总统的事情败露后,很快就出了自传。有人骂她几乎毁了一届政府,可悲的是她还自命是挫败天下第一男人的女人。更恐怖的是以美国青少年的价值观评判,恐怕更多的人对莱温斯基小姐是仰视而不是俯视。
  事实证实,假如一个民族缺少良好的道德典型和尺度,是难以承载其所取得的成就的。与之相反,高科技经常给犯罪带来更大的便利。在笔者旅美的一年中,就曾听说过三例青少年暴力犯罪事件,都是由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招致子弹扫射,酿成流血案件。一例是克林顿出山的阿肯色州某小学校的三年级学生,由于感到班内女生不爱理他,心内怀恨,就约了他表弟伺机报复。他的表弟常跟其爷爷打猎,练得一手尽好的枪法。这天,他让表弟带了冲锋枪潜伏于树丛中,自己则拉响了学校警铃。教室里老师同窗正在上课,听到警铃大作,认为有了险情,纷纭跑了出来。躲在树丛中的小神枪手立即扣动了扳机,当场有一位老师、四名同窗饮弹而亡。结果是两个杀人首恶还不到受审年纪,只得关在监狱里丰衣足食养着,依据儿童都有受教导的权力的法规,还得为他们请教师上课。当记者采访他们时,一个说:“监狱也没什么特殊,只是鸡腿不如比萨饼好吃。”另一个说:“我想见妈妈。”可见他们根本不知道事态的严重,不懂得自己这是干了什么。另一例暴力事件发生在美国罗得岛一家华人海鲜餐馆,是一起亚裔青少年斗殴枪击事件。发生冲突的是两伙到餐馆就餐的青少年,一伙人围着餐厅后门靠窗的大圆桌,另一伙人坐在餐厅靠洗手间的贵宾室。两伙人无怨无仇,当大圆桌的这伙人上洗手间经过贵宾室时,发现贵宾室的青少年以“不友善的眼光”看着他们。于是,也以怒目相视。眼光的反目渐渐引起争执,在双方互不示弱、互不相让的情形下,由舌战变成了大打出手。最后其中一伙青少年跑到停车场取上手枪(美国法律规定枪械必需放在小车后箱内),向另一伙射击,五名青少年中弹倒地,酿成严重刑事罪案。第三例暴力事件发生在尤金的一个小镇,也是因小事导致枪杀,这里不逐一尽述。值得一提的是华裔青少年在北美向来有温良恭让的乖好形象,近几年因暴力事件不断增长,已使其在主流社会的印象大大转变。可见暴力事件的发生并不取决于哪一类人的本质因素,而是这块土壤上必定滋生的产物。
  为了不受其影响,我熟习的几家美籍华裔家庭干脆不让孩子们上学,在家里学习,由妈妈来担负小学、初中教师,孩子们定期加进社区考试。她们认为:在未上高中的前青春期为可塑期,孩子养成勤学习爱思考的习惯,在考试成就上找到自我断定和满足,进进勤恳向上的角色,就不轻易感染其他诱惑了。但是,孩子们没有同窗间的来往、没有集体运动中的配合,对其社交才干的培育又是局限。总之,美国自由引发的顽症正困扰着看重教导的家长,美国当局正绞尽脑汁寻求良方。

(http://www.yywsb.com) 编辑:刘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