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部分孩子没有表现出对某方面的“热情”,这是没有接触之故。因此,家长需要承担起引导孩子接触和认识更多领域的责任。“例如带他们参与一些艺术活动,平时在家也可以多跟他们上课,玩些小游戏等,先让他们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继而让其自行选择。”
专家把脉
关于选班:“引导”接触 “放手”选择
针对家长选班的困惑,市少年宫成长教育中心主任杨晓红表示,当前家长在报读兴趣课程时一般表现出三个心理误区,一种是人报我报的从众心理,一种是为了还自己心愿的强迫心理,还有一种是为了孩子日后在升学上有所加分的功利心理。“前两种心理在4岁—6岁的孩子家长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而后者则多出现在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家长身上。”
“这些以家长意愿为中心的选择不一定与孩子的真实意愿和潜质相符,因此,兴趣班的报读更需要从孩子身上寻找选择的答案。”杨晓红说,虽然4—6岁的幼儿不具备理性的判断能力,但部分孩子还是会在生活的细节中表现出一些对某方面的兴趣和特长。例如会经常主动说起某方面的事情、接触到某样事物特别专注特别兴奋、甚至用各种方式模仿和表现等,家长应该留意孩子日常的小细节。
另一方面,部分孩子没有表现出对某方面的“热情”,这是没有接触之故。因此,家长需要承担起引导孩子接触和认识更多领域的责任。“例如带他们参与一些艺术活动,平时在家也可以多跟他们上课,玩些小游戏等,先让他们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继而让其自行选择。”
关于启蒙:家长也应进行自我艺术启蒙
“造成家长为孩子‘选班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孩子对课程领域少有接触,二是家长自身对此也认识不深。”杨晓红说,启蒙应该从两方面同时入手。
对于拓宽孩子对艺术的接触面,杨晓红指出,教育机构应该开设更有针对性的课程。记者了解到,市少年宫在上学期已开设了针对4—6岁的幼儿艺术情商课程,该课程围绕语言、音乐、运动、人际交往、自我认识等八大职能,综合了音乐、舞蹈、美术、语言表演四大艺术门类,教授孩子最浅显的入门知识。在2年学业结束时,由专业老师对孩子进行测评,再建议孩子在六岁后报读适合的专门课。
杨晓红表示,孩子们在学习艺术中,情商的培育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4—6岁的孩子在没有任何概念的情况下学习专业课程难度较大,因此建议此年龄段的家长考虑先让孩子报读这一启蒙课程过渡入门。
另一方面,家长讲座以及亲子班也应该经常举行,通过综合性、互动式的亲子体验活动,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接受艺术教育。“要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家长自己必需先学习。”杨晓红建议,亲子课程最好由孩子的父母亲自参与,不要让爷爷奶奶或是其他监护人来替代。(
http://www.yywsb.com) 编辑:红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