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夏天宝宝出汗多,很容易身上就会长痱子,又痒又难看,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宝宝身上长痱子呢?
夏季宝宝如何预防长痱子?
1、1岁以内的婴儿,大人不要整天背或抱,可以在凉爽通风的地方铺一草席,让孩子自己爬着玩。为了防止长痱子应带孩子到阴凉、通所处玩耍,免得出汗太多。
2、注意室内凉爽通风,但要注意不要让对流风直接吹到宝宝身上,还要护住宝宝小肚皮。
3、闷热的天气,家里可以用空调保持在26℃的温度,湿度别超过60%:
4、讲究卫生,勤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衣服要宽大、干燥、柔软,避免穿尼龙化纤内衣,最好是吸水的纯棉织物,以减少衣服对皮肤的刺激,同时还有利于散发身体的热量并及时更换汗湿衣服。内衣要经常换洗,保持清洁。
5、夏天可以每天给孩子洗两三次澡,但不要用太多的浴液、香皂,以免皮肤表面油脂流失过多。只要用清水洗洗就行。孩子从外边回来后不要用冷水洗浴,因为经冷水一浇,原先张开的汗孔会突然闭塞、汗液潴留,极易引发痱子或加重病情。
6、孩子出了汗,应尽快用细软的毛巾擦干,并及时用温水清洗,以使汗液蒸发掉。擦汗时,不要用冷毛巾,温热的毛巾反而有利皮肤毛细孔张开,以达到彻底清洁皮肤的效果,感觉也舒服。
7、如果孩子头发很浓密,会影响皮肤散热,容易长痱子。可以给孩子把头发剪短些,但不要剃光头。因为剃头容易把头皮刮伤,引起感染。
8、不要把宝宝夹在大人中间睡觉,这种“夹板气”,最容易让宝宝身上的热量无法散发,长出痱子。
9、尽量减少宝宝哭闹,否则易出汗,出汗后要及时擦干。
10、取少许十滴水,加入热水中给小宝宝洗澡(切不可把十滴水直接涂在宝宝皮肤上,十滴水含有辣椒等成分,外用会刺激宝宝幼嫩的肌肤)。
11、取少许枇杷叶煎熬,取其液渗入浴水中给孩子洗澡;
12、妈妈可以用金银花煮水给宝宝洗温水澡,也可在水中滴几滴花露水、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或用忍冬藤熬水。需要注意的是,洗完澡一定要擦干宝宝的皮肤,特别是褶皱处。
13、在宝宝的皮肤褶皱里涂上一点玉米淀粉能防止热痱。
14、孩子洗完澡后,在容易出汗的地方或者皮肤皱褶处适当扑点爽身粉,可以保持皮肤干爽,预防长痱子。但用量一定不能过多,否则,爽身粉会堆积在皮肤上,与汗液混合,堵塞汗腺,导致出汗不畅,更容易长痱子。扑完爽身粉后,要轻轻将多余的粉末扫掉。另外,如果要用爽身粉,得事先确认爽身粉是天然成分的,有的宝宝可能对爽身粉中的某些成分过敏。
15、健康宝宝刚入睡时都会出一身大汗,身上汗粘着,加上汗湿的衣服,很容易捂出痱子。宝宝刚入睡时,可在他的后脑勺和背上各垫1块毛巾,让它们吸汗,20分钟后换掉,再用热毛巾轻轻给宝宝全身擦一擦。皮肤干爽,痱子就捂不出来了。对于经常躺着的宝贝要勤给翻身,还应及时换枕巾,以免出汗刺激皮肤。
16、保持摄取足够的母乳和水分。时常检查一下宝宝的体温,摸摸他的皮肤,如果潮湿发热,说明体温太高了。
17、使用纸尿裤的宝贝,腹股沟处不要过紧,浸湿后要勤更换。
18、不要让宝贝直接睡在凉席上,最好在凉席上铺上床单和毛巾被,这样可吸汗,避免宝贝长热痱。
19、宝宝夏天吃奶总是一头一身的汗,发展下去就是一头一身的痱子。妈妈可在自己的手臂上放一块毛巾,垫在宝宝的脖子和身体下面,既隔热又吸汗。天气太热,还可以在毛巾里放一块用塑料袋包好的冷毛巾(湿毛巾在冰箱里冰几分钟即可),宝宝会凉快不少,吃起来带劲。
20、预防宝宝长痱子——饮食防痱
三豆汤: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从入夏即开始服用“三豆汤”的小儿很少发生痱子。具体制法:用绿豆、赤豆、黑豆各10克,加水600毫升,文火煎熬成300毫升,连豆带汤喝下即可,宜常服。如汤中加薏米20克,效果更佳。
薄荷浴方:用鲜薄荷150克,煎水洗澡。或用艾叶煎水给孩子洗澡,不但可以预防和治疗痱子,还能防止其他夏季皮肤病的发生,并起到润肤美容的作用。
桃叶浴:桃叶中含有丹宁成分,可使痱子迅速消散,并起到解毒消炎、止痛止痒的作用。方法是,将桃叶阴干后盛于袋中,使用时取50克泡在热水里给孩子洗澡,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如果长痱子的情况严重,用桃叶熬成汁掺到洗澡水中,或者直接用来擦抹患处,效果更佳。熬桃叶汁的比例是:桃叶100克,水1000毫升,煎到500毫升即可。中药外洗取苍耳12克,白矾12克,马齿苋12克,加水200毫升,煎沸20分钟,冷却后洗患处。每天早晚各一次,可减少痱子感染。
中药内服:取鲜藿香9克,鲜佩兰9克,野菊花9克,金银花9克,蒲公英15克,青蒿6克,加水500毫升煎成200毫升,可加白糖调味,代茶饮用,适用于痱子或疖子刚发生时。
中药外搽:如已发生疖子,可用暑疖散外搽,其配方是:煅石膏30克,芙蓉叶末6克,黄柏6克,轻粉3克,研成细末后用麻油调成糊状,每天搽患处2~3次,隔日洗掉再搽。如疖子已经化脓,可改用红膏药隔天敷贴一张,疖肿可被吸收或穿破出脓。疖肿穿破后,轻轻将脓挤尽,但头面部的疖子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挤压,因为此处血管丰富,挤压较重可使细菌向颅内扩散引起海绵窦炎或者栓塞,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脓液挤净后,用硼酸水清洗,再用75%酒精擦净疖口周围的皮肤,然后撒些九一丹药粉,再敷贴红膏药,每天换一次,三天左右可痊愈。(
http://www.yywsb.com) 编辑:刘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