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心理/行为/语言
张亮教您培养孩子责任心
作者:0
更多
11月1日晚《爸爸去哪儿》第四期中,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节目组特意安排了宝贝们护蛋这一环节,但需要爸爸们假扮坏人进行偷袭。为此,有网友认为,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没错,但采取欺骗孩子、教孩子大人的方式不可取;但也有大批网友表示力挺,认为只要出发点是善意的,就没问题。而不管争论得如何,对于天天在护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担当与责任心让不少网友表示感动到哭。

《爸爸去哪儿》至今已播出四期,天天在节目中的表现都可圈可点。此前天天为爸爸去找一根狗尾巴草,令不少网友感动不已。而昨天的护蛋环节中,天天的“张小马”被田亮打碎了,天天害怕爸爸责备,所以就撒谎说打碎的不是张小马,而随后在张亮的“循循善诱”下天天终于承认自己撒了谎,并深深自责,更对爸爸说道:“对不起,你打我吧!”。





大人们也没有想到一个善意的谎言引发的是另一个善意的谎言,这令监控前的爸爸们目瞪口呆,也让张亮大感意外。其实,天天今天的表现,与张亮平时的教导是分不开。那么,现在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张亮是怎样培养天天的责任心的?

1.让孩子多帮忙

《爸爸去哪儿》第一集中,张亮让天天帮他拿内裤;第二集中,天天、田雨橙、王诗龄三个人在执行任务前,张亮时刻都在提醒天天:要照顾好弟弟妹妹;第三集中,爸爸们搭帐篷,张亮也时刻提醒天天要帮忙。天天把沙子撒进石头的眼睛里,张亮也很严肃的要求天天向石头道歉;本期第四集中,张亮同样提醒天天,要照顾和他一起执行任务的KIMI。

父母经常请求孩子帮助处理家庭问题及社会事务,也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方法。许多孩子早熟都是与生活环境有关,适当让孩子分担一些家庭及社会责任,有助于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这样,孩子即使受到挫折,也不会影响他们日后的社会生活;此时得到父母的分析还会增进彼此的感情,有助于巩固家庭教育的成果。

2.家庭要有民主气氛

张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爸爸去哪儿》的拍摄过程中,他与天天的相处并不占主导地位,而是时刻被天天拉着跑。张亮在节目中,是个注重于孩子沟通的父亲。第一集中,张亮失手将水倒在天天鞋上的时候,会主动认错说“sorry”。张亮自己说:“我们就是一辈子的好哥们。”第二集中,天天为了给张亮找“狗尾草”,令身为父亲的张亮感动的热泪盈眶;而本期第四集中,张亮明知天天撒了谎,却并未马上批评,而是循循善诱,让天天自己认识到自身的错误。

平时,家长要多同孩子谈论接触到的各种消息、问题,鼓励孩子发表见解,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涉及伦理道德等问题的事例,引导孩子对社会现象独立做出正确的解释。如果孩子所持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急于打断,或者马上给予批评。

3.强调孩子的主体作用

在第四集《爸爸去哪儿》的节目中,面对天天撒谎,张亮让天天自己解释,当天天解释不通的时候,主动承认错误的时候就到了。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绝不是完全被动的角色,对一种现象,如果他心中原有的解释没有出现矛盾,他就不会接受新的解释。因此孩子是不会从父母的武断说理中获得益处的。家长要抓住一些社会现象让孩子分析,提出问题后,让他们用自己的理论去解释,等他们解释不通了,家长再发表自己的观点,一同探讨,直到孩子接受家长的观点。 (http://www.yywsb.com) 编辑:刘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