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心理/行为/语言
专家找茬爸爸 教您搞定熊孩子
作者:0
更多
《爸爸去哪儿》热播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爸爸参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节目中爸爸们“难以搞定”的问题,同样困扰着很多家庭。怎样搞定状况百出的“熊孩子”,看看专家有什么招儿。

对付爱哭闹的孩子 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




节目中,每个孩子多多少少都表现出各种“哭”,其中田亮女儿Cindy表现尤为明显。当田亮女儿Cindy害怕时,一直黏在爸爸怀里哭泣。

面对女儿的哭闹,田亮大多是“弟弟妹妹都没哭”、“你是大班的,小班的都没哭”之类的话;有一次,林志颖在厨房做饺子,而独处的儿子Kimi被突然响起的闹钟声吓得大哭,林志颖为了安抚Kimi指责“闹钟不乖”,随后又建议Kimi和闹钟做朋友。

那么,面对宝贝们泪奔不止时,爸爸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专家建议:1.面对孩子流露出来的负面情绪,爸爸们首先应该和孩子站在一起,最好能让孩子感觉到这一点。

2.尽量不要与其他宝宝进行比较,尤其是在小孩情绪不好的时候,用其他孩子来指责自己的孩子,对小孩之间的关系也不好,弄不好就变成了大人的挑拨离间,那个被比较的小孩无端成为被自己小孩恨的对象。

3.在小孩的教育中爸爸和妈妈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但要注意的是,两种角色是配合和互补,而不是拆台。

当孩子不合作时 可适当地进行物质奖励




《爸爸去哪儿》第二集中,五位小朋友要学唱同一首歌,Cindy不想学,田亮说玩去吧,就随她去了;Kimi不愿唱,林志颖说你当伴舞好了……在面对王岳伦的要求时,女儿Angela有自己的需求,并说了出来“我要先玩小羊”。王岳伦却“威胁”说“那中午你就没饭吃了”。在最后唱歌表演时,石头偷偷躲到一边,不愿意表演,此举引起爸爸的愤怒,被郭涛狠狠推到门外。

田亮虽然尊重女儿的意愿,但给观众一种“不作为”的感觉;林志颖则顺势引导,让Kimi也参与其中;王岳伦这种有“威胁”意味的条件,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鼓励;郭涛近似“蛮横”的态度,很多观众不太能接受,虽然后面又有与儿子的沟通,但是,播出后还是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评。

专家建议:教育孩子的各种方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最好的情况是家长有足够的智慧,让孩子能够自然的接受大人的指令和要求。

比如有的小朋友看到陌生人不愿意打招呼,家长稍微有点物质奖励也是可以的,只是给了物质的刺激之后,可以再及时地强化社会的刺激,让他习惯和真正接受,比如让他感受到,和爸爸的朋友打了招呼,叔叔很高兴。强化这个精神刺激,而弱化得到的物质刺激,慢慢让他自己察觉,自己的这个行为是可以唤起别人的反应的。

怎么对孩子的举动说不?先扬后抑循序渐进




节目中,郭涛的儿子石头说:“拉面,就是拉出来的屎吗?”这句话被爸爸认为不能登大雅之堂。还有一次,石头拿到一个勺子,觉得很好玩,看到墙就东敲敲,西碰碰,这个动作被爸爸郭涛看见,立刻遭到呵斥,意思是这样做会破坏人家的房子。

专家建议:1.任何时候都理解孩子。比如对于石头敲墙的这个举动,理想的状态是引导孩子:你是在探宝吗?里面是不是藏了什么宝贝?首先是要承认孩子的合理性。

2.认可之后,爸爸可以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让他们知道这样的探索行为可能会造成他没有想到的后果,明确告诉他这样说可能会影响别人的食欲,或者这样做会对别人的房子造成损坏。

3.爸爸们也要减轻心理负担,明白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个性,大可以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呈现给孩子。让孩子知道,爸爸并没有那么完美,这也是让孩子能更加容忍和接纳你。 (http://www.yywsb.com) 编辑:刘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