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幼儿期疾病
治疗小儿湿疹不要乱用偏方
作者:人口计生频道
更多
作为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都有大同小异的经历。比如宝宝长湿疹,不管是初患还是复发,面对备受湿疹"骚扰"的宝宝,家长们既心疼又心急,恨不得马上拥有"灵丹妙药",让宝宝药到病除!可是站在儿童专家的角度这些治疗宝宝湿疹的偏方能行吗?
正因为诸多诱因可能导致宝宝反复湿疹,所以民间关于如何治疗湿疹的偏方层出不穷、种类繁多!例如文章开头所举的"鸡蛋馏油、土豆切片、三黄汤"之类,皆属民间偏方之类。面对千奇百怪的治疗方法,求治心切的妈妈们能选择吗?如何选择呢?
偏方一:鸡蛋馏油
宝妈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儿子的湿疹怎么又犯了"。根据以往治疗的经验,宝妈认为医生所给的药膏对儿子没有什么很明显的作用,即使湿疹一时褪去了,可是只要停止涂抹药膏,湿疹马上卷土重来。于是,宝妈开始寻觅湿疹偏方。
宝妈被一则"我这样给宝宝治疗湿疹"的帖子深深吸引,帖子详细介绍了治疗宝宝湿疹的偏方——"鸡蛋馏油"。
"具体做法:鸡蛋7个,煮熟取蛋黄,锅内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黄呈焦糊状即可。"
"使用方法是:取鸡蛋油涂抹宝宝患处,宜频繁涂抹。"
看完帖子,宝妈马上准备材料,准备如法炮制……
医生点评:不妥!
"鸡蛋馏油"这种偏方在民间颇为流传,尤其是在医疗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但凡家长有宝宝出现湿疹的,老人家都会马上说:"鸡蛋馏油吧!"其实,人们在实践中之所以觉得这个偏方是管用的,主要是因为"鸡蛋馏油"提取了一种名为"糠馏油"的成分,这种"糠馏油"能从鸡蛋黄内提取,其作用是止痒、消炎、收敛和促使角质新生等作用。
"鸡蛋馏油"最重要的环节是"加热",而要从鸡蛋蛋黄中提取"糠馏油",是否如帖子所言的"文火"、"焦糊状"等情况就可以实现的呢?答案是不一定的,因为不同人对不同火候和不同状态的判断也是有区别的,因而,通过此种方法不能保证"鸡蛋馏油"能成功;再者,即使把握好"火候",从制取的角度而言,此种"家居版"的"鸡蛋馏油"也是不能保证纯度的。
偏方二:土豆切片
爱美的妈妈们应该都听说过"青瓜敷脸",可是,你们是否听说过"生土豆片"可以敷湿疹呢?俏妞妈近期在网上发现不少妈妈都喜欢使用这招为宝宝对付难缠的湿疹。
具体是做法是"新鲜土豆一只,洗净削皮,尽可能切成宽而薄的片状,然后平敷于宝宝患处,皮肤吸干后更换新的生土豆片,反复数次"。
"土豆切片的要点是:使用的时候再切片,确保生土豆片饱含水分,便于皮肤吸收。"
医生点评:可行!
"土豆切片治疗湿疹"这个偏方虽然看似有点"儿戏",但是,在我国一些偏远地方,赤脚医生或老人们往往对此法"情有独钟"。实践表明,利用生土豆治疗湿疹的疗效是存在的,而且与"鸡蛋馏油"和"炸紫草油"等偏方相比,它的优势还是比较大的。原因有二:其一,操作方式简单,不用考虑温度、用量等;其二,取材来源方便,材料单一,只需新鲜土豆,切宽薄片或捣碎蓉状。
但是,是不是所有的湿疹宝宝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治疗呢?这也是不确定的,对有的宝宝可能有效,有的宝宝可能无效;另外,至于需要使用多长时间,使用多少的量,也仍是没有具体定论的。因此,此法适用于湿疹面积比较小的情况,例如手或脚处略见斑疹,且瘙痒程度较弱,则可以尝试此法。
偏方三:三黄汤
为了让宝宝一出生就可以健健康康,林女士阅读了大量的育儿宝典,也在网上浏览了大量的育儿心得。其中,有一篇名为"三黄汤能让宝宝远离湿疹"的帖子让林女士特别关注。因为一年前,林女士曾见识过侄女出湿疹的"惨状",也感受过宝宝湿疹的紧张气氛,所以,她也非常担心即将出生的宝宝也会须走一遭"湿疹门"。
帖字里介绍"在宝宝出生后还没有开奶前,先给宝宝喂一点'三黄汤',不用很多,可以达到排胎毒的效果,因此也可以预防湿疹的发生" 。
医生点评:错误!
关于"胎毒",其实是中医的一种说法,古人认为"小儿在胎育时期禀受母体内蕴之毒邪,出生后而发病的,称之为'胎毒'"。
那么,为了防止宝宝湿疹,是否在胎儿出生后都要进行"解毒"呢?其实"胎毒"和"湿疹"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从中医角度上而言,"胎毒"是导致宝宝湿疹的原因之一,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但是,为了驱除"胎毒"而在宝宝出生的时候喂服"三黄汤"这个做法是错误的!"三黄汤"中的"三黄"通常所指的是黄芩、黄连和大黄,这三种药材都是非常苦寒的药物,容易导致人体腹泻,尤其是年幼的宝宝如果服食"三黄汤"则容易伤正气,导致体内平衡失调,变成虚寒体质,反而影响了宝宝的健康。
小编提示:当宝宝被湿疹"折磨"时,相信每一位妈妈都会既心疼又心急,但是切忌"病急乱投医",勿把"偏方"当"良方"。尤其是当宝宝的湿疹严重时,更应该将患儿送至正规医院接受正规治疗,而非听信各种各样的偏方,因为即使偏方有用,也是需要"辨证诊治"的,作为非专业人士难以正确判断,往往会延误治疗,导致病情恶化。(http://www.yywsb.com) 编辑:刘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