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把宝宝看得太脆弱。许多家庭精心呵护,孩子流鼻涕,妈妈来擦;孩子吃饭,奶奶来哄,各种事情都由家长包办。在一些亲子活动中,有的孩子有四五位家长陪伴,奶瓶、饮料、点心、衣服等一大包。遇到稍有“冒险”的活动,家长们便挺身而出。
事实上,宝宝并不脆弱。专家指出,孩子有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需要运动和交流,甚至稍微还要一点冒险,以挖掘各种潜能。如果家长过于小心翼翼地照顾,会削弱孩子的一些潜能,且无意中“剥夺”了孩子模仿、学习、参与的机会。宋庆龄幼儿园园长封莉蓉举例,擦鼻涕之类的事,两三岁的幼儿经过家长指导完全可以自己做;吃饭时,让孩子和家长同桌,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会自觉学会吃饭。
误区二:年轻父母与宝宝有“距离”。一些幼儿园调查显示,85%以上婴幼儿由老人、保姆带。这些孩子在生活能力和语言发展方面,通常不如那些由父母带的孩子。
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园长傅坚敏认为,年轻父母在早期教育中的地位,旁人不可替代。祖辈或保姆照看婴幼儿,往往偏重于满足其吃饱穿暖之类的生理需求,而忽视宝宝的“心理需要”。父母与宝宝经常交流、一起游戏,可以让宝宝开心,开心方能“开口”,进而“开窍”。早期教育中,父亲的角色非常重要。专家认为,父亲参与早期教育,能使宝宝健康形成性别角色,在自我控制、自信心、言语等方面发展得更好。
误区三:早学多学,拔苗助长。1岁以内学认字,3岁以内学外语,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等同于早期学科教育。
思南路幼儿园园长郭宗莉认为,早期教育不仅局限于智力开发,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3岁孩子正处于情绪情感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教育应是包括智力、健康、情绪、行为习惯、动手能力等全面开发。家长和老师不可一下子灌输大量的学科类知识,在孩子人生最初阶段拔苗助长,使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为让每个家庭拥有一把开启孩子智能的“金钥匙”,本市近年对早期教育服务形式作了许多探索。如推动托幼一体化建设,让幼儿园教育向3岁以下孩子延伸;在社区设立父母学校、组织专家咨询、亲子活动、育儿沙龙、送教上门等。随着早期教育机构和形式的完善,到2007年,本市95%以上0—3岁儿童家长和看护人员,每年将接受4次以上科学育儿指导。
(http://www.yywsb.com) 编辑:张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