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学语阶段一:语言准备阶段,童谣为宝宝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刺激
在宝宝掌握语言本领之前,会经历一个语言准备阶段,又称前语言阶段。它出现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简单发音阶段(出生至3个月);连续音节阶段(4至8个月);学语萌芽阶段(9至12个月)。此时,宝宝正在为发音和说出词语做准备。
处于前语言阶段的宝宝虽然还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意图,但他们的脑袋瓜儿从来没有停止对周围事物的探索,他们在积蓄能量,为日后的顺利表达努力准备。丰富的语言刺激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平时,妈妈可以为宝宝边念童谣边做动作。宝宝虽然不会说话,但是简单明快的语言和有趣的动作,会让他们身心愉悦,潜移默化地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推荐童谣:《推磨歌》
推磨磨
磨面面
蒸馍馍
给哥哥
童谣中的“磨磨”“面面”“馍馍”“哥哥”四个叠音词,适合初学说话的宝宝练习。妈妈和宝宝可以面对面坐着,各自用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腕,再用右手握住对方左手的手腕,搭成一个“磨”,然后一边说童谣,一边做出推磨的动作。
童谣学语阶段二:语言发生阶段,童谣可培养宝宝说话的兴趣
1~3岁的宝宝处于语言发生阶段,具体又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语言理解迅速发展阶段(1岁至1岁半),此时,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大大增强,但是,他们说出的词语仍然很少,甚至会出现一个短暂的相对沉默期;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岁半至3岁),这时的宝宝,开口说话的积极性很高,他们的词汇量大大增加,语言技巧也迅速提高。
1岁半至两岁的宝宝,已经掌握了一些单词句和双词句。妈妈可以选择适合的童谣,以游戏的方式教宝宝学说,提高他们对语言的兴趣和敏感性。
推荐童谣:《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和青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妈妈边念童谣边学小白兔蹦蹦跳跳的动作。宝宝开始可能说不全童谣,但应该能说出其中的关键词语,如“小白兔”“萝卜”等。这时,妈妈要坚持,反复教宝宝学说,并着重强调他常忽略的词语。
童谣学语阶段三:基本掌握口语阶段,童谣帮助宝宝学会表达
2~3岁的宝宝进入了基本掌握口语阶段。他们将在语音、语法以及口语表达能力方面迅速提高。此时,他们话语中的句子类型、语法功能开始逐渐丰富和完善,已经可以说出一些复合句,并渐渐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意图和想法了。
学说童谣可以丰富宝宝的词汇量,促进宝宝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随着手部小肌肉群的发展,此时他们还学会了翻书,并乐于重复尝试。
推荐童谣:《动物进山洞》
小兔小兔跳进山洞
山洞关门,小兔快跑
小鸟小鸟飞进山洞
山洞关门,小鸟快跑
乌龟乌龟爬进山洞
山洞关门,乌龟快跑
妈妈弯腰将双臂伸向一侧,搭成一个“山洞”,引导宝宝根据童谣内容,模仿相应的小动物钻进“山洞”。当说到“关门”时,妈妈的双臂迅速合拢,宝宝要赶紧跑出“山洞”。如果被妈妈的双臂夹住,宝宝就输了。学说童谣时,妈妈应让宝宝了解三种小动物,小兔、小鸟、乌龟的特征,引导他将“跳”“飞”“爬”三种动作做出来。
(http://www.yywsb.com) 编辑:张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