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潜能开发
早期教育个案-关于提前教孩子的讨论(3)
作者:佚名
更多

  主题:我们的数学教育方法,给琬妈

  作者:壮咪妈  发表日期:2004-12-13 19:00:04 [表状]

  我们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壮咪的数学学习方法,写给你看看,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一提起家庭教育,好像理解成家长在家里象老师一样给孩子讲课。我觉得这样的理解把家庭学习的方向带错了。且不说我们这些没经过专业训练的家长做老师是不合适的,就是真正的老师做家长我也不主张要完全象学校那样教。如我在前面一个帖子里提到的,家庭教育很大的一部分要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以及建立他们的自我思维体系。这些是灌输法教育有所局限的。

  我们对壮咪数学教育是这样的:首先是先给他扫一遍基本概念。这个观点是从我看了这边学校对数学的教授方法得来的。这边教数学是在一二年级把小学能涉及到的概念都浅显的涉及到,然后在用后面的今年进行深入学习。这种方法跟中国的每个概念都学到很深的程度,完全了解吃透后再学新概念是不同的。

  我理解,这边的方法对孩子建立数学的整体概念,相关联系,已经用发展的观点学概念并达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很有好处。所以我采取这种方法结合中国方法,以求到达思维上的全面与连续性和各概念的深刻性。

  扫概念就是我给壮咪编的数学的故事,主要把小学阶段接触的概念,加减乘除分数小数度量等用简单有趣的方法讲给壮咪听,在编故事的时候对於各概念的关联性和整体性也要加以注意和考虑。

  概念了解之后,就是做一些极有代表性概念性的简单的题,目的就是固定最简单的基础概念。这些题我是从这边一两年级课本上摘选的。

  当这些工作做完之后,我就开始让壮咪做现代小学数学书,做之前,我给他简单讲了讲书的结构,比如哪些是例题,哪些是习题,怎么学例题,怎么做习题等等。

  这之后的方法就比较简单了,完全是以孩子自学为主,有问题我们来回答,学完一周,我们给检查一下,对疑难点再讲一下就可以了。

  每本书最后的总复习是比较重要的考核阶段,我们主要看下孩子对概念的掌握程度和计算能力的发展。

  我感觉,这样的学习加上学校的学习,壮咪的基础知识还是能打得很扎实的。

  对於壮咪的数学学习,我们比较化力气的是培养其他相关能力,比如开始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目前的学习方法,计划统筹,时间安排,明年的学习方向等等能力的循序渐进。我感觉这些相关能力建立得越好,单纯的数学知识的困难也就越少,不知道是不是这些能力的具备也提高了孩子理解能力。反正壮咪在这一年多的学习中,已经把国内3年级以前的数学学完了,重大难点的地方出现的次数不是很多。

  我的经验就这么多,其他的你自己琢磨吧。

  主题:琬妈,丁妈,已经愿意讨论提前学的各位请进

  作者:壮咪妈  发表日期:2004-12-13 18:33:09 [表状]

  对於张教授的观点我是赞成的:孩子的教育要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相互补,学校是统一教育,家庭就要注重符合各自孩子特点的个性化教育。

  阐述我支持这个观点,得先从什么是个性化教育入手。我的理解是,个性化教育就是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选择。这里的教育是指从内到外,包括心理,思想,性格,智力以及知识等等,各方面能力的教育,而选择则基於家长各自的理解力,世界观,为孩子的期望,自身的能力以及时间,和生活安排等各种因素决定的。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总是在做着各种的选择,放手让孩子跟从学校的学习和家长在家辅导孩子是众多选择中的两个,没有真正的无为而治。

  对於这样的选择,看似各种各样,没有标准,但仔细想来,还是有一些最基本的共同点的。其中之一就是,要根据孩子个体不同循序渐进连续性地帮助他们建立起各种能力。我们不能拔苗助长,把符合他们能力的事物强加给他们,当然也不能守株待兔,比如在他们学会了一个知识点后,等上一年半载再学新东西。要保证孩子能力建立的连续性是我们对我们家孩子教育的一个基点。

  这个基点用于例如性格,思想或者是大家说的情商呀,财商呀等能力的建立上,是必经容易理解的。但当用于知识的学习上,就有些困惑,其关键的原因就是知识的学习有学校这个外在资源来帮助,跟其他的能力的建立是由单一的家庭来承担就有了不同。

  我先把知识的学习作为一个独立的能力培养来谈谈。学校的教育因为公共资源有限等原因,主要偏重于知识,或者说技能的培养,(这是跟柏拉图建立一个学校的初衷相悖的,甚至相去甚远) ,而且学校就知识的教授进度深度等也是基於平均值上的一刀切,无法考虑个体发展的不同。特别是中国的资源更紧缺一些,就衍生出个高考的怪物,不但使中国的学校教育处境艰难,也使得很多人把知识的学习定位为,突破高考完成大学为终极目标了。以这个目标往回看,家庭在学校之后的知识性的教育就变成一种无法定义的多此一举了。

  这就需要再次回到知识教育的基点,我们家长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应该着眼于当前并根据孩子的能力,循序渐进还连续性的推进。

  家庭对知识的教育的益处除了上面说的保证知识能力提高的连续性外,还要保证了知识学习的扎实和全面。孩子在家庭学习中,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有了自己的理解,在学校再次学到这些问题时,对於曾经不理解的难点漏洞就会特别印象深刻,甚至于对老师和自己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理解也会特别感兴趣,这样与在学校满堂灌得来的效果肯定有很大不同。这样的学习结果也势必能减轻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负担,熟而生巧,特别对中国这样的学习压力是有很积极的作用的。

  而家庭的知识教育决非单纯的着眼于提高孩子的知识点,还可以同时培养孩子很多其他能力。比如自学能力,计划统筹能力,时间安排能力,好的学习习惯,探索自己的学习方法,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等等。这些是学校教育中缺少的,而家庭教育完全可以补充的部分。特别是自己的思维体系,这是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就发现,同样一道数学题,我,壮咪爸,和壮咪有时会有完全不同的解题思路,你还真不能说谁的更对更好,即使看起来其中一种是捷径,但不符合别人的思维习惯,也并不能成为通用于所有人的捷径。而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不但是独立思考的一部分,还是人一生赖以生存非常必要的能力之一。

  欧洲这边的学校,从高中就很好有教师授课,多是开列学习清单,由孩子们自己学,到了大学,个人更是全权负责,从找专业,到计划科目,到统筹时间等等一切都得自己来。而这些就需要孩子们有自己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也有独立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的学校对这些方面的培养应该说是非常不够的。学校的学习更多的是传统的老师的思维,这样学习长了,对个人思维的发展是有禁固和约束作用的。

  要避开一刀切和高考的弊病,家庭教育的合理补充,也许是个不错的出路。

  当然,家庭对知识的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来看,也有些值得考虑的问题。我到不认为学习能力超前对学校学习兴趣是消极的,从我家壮咪在数学上的学习,和翩翩在中文上的经验看,这不是个问题。但如果家庭对知识上的教育完全于学校的相同,确实有没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这个外在资源的问题。

  因为我没在国内,没有国内实践经验,不好乱加评论。在我们自己的情况下,是在了解学校教育的方法和质量的基础上,家庭教育侧重补充学校的薄弱环节,中文语文和数学。

  对於国内的家长,如果仅停留在因为学校要学家庭在知识上的教授就没必要的层面上,对家庭教育,或者说个性化教育的思考就太过浅显,如何使家庭的教育帮助孩子保持接受知识的连续性,且能更充分的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可能可以把这个问题引向更实际也更深入的思考。

  主题:请教张教授和大家---丁妈的问题也是我如今最最关心的~~~ [精]

  作者:晴儿妈2002  发表日期:2004-12-13 12:55:36 [表状]

  常听说13岁之前的孩子的教育70%是家庭教育。可见中学前家庭教育之重!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北京四中的优秀生的学习经验的书,全名为“从北京四中到北大清华”。先坦白吧,我也不羞羞答答地掩饰什么了,心里就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能上四中和北大这样的好学校。全文读完,更迷信好学校,好老师会给孩子带来的数不清的好处,特别是中学以后!

  虽然,您有时会说太听老师话的孩子不好。就像平井信义说淘气的孩子更有出息一样。我倒觉得这些是个例。 学习成绩好,善于领会别人意思精髓的孩子,往往各方面能力都有相对优势。事实上学校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和我的培养目标完全一致,丝毫不矛盾!学校那一块先不说了,就说家庭这一块吧,我还是有不少困惑。

  孩子该如何培养?有人说要靠孩子自己,有人觉得家长有意的参与重要? 光创造环境和条件就行吗?玩具,书,教学光盘,教具,画具,乐器你给他们都买来了,备上了显然不够。哦,先得承认能充足地享有这些的孩子已经够幸运了。孩子小时玩游戏要亲子游戏,读书要求亲子阅读, 一看出有些什么闪光的苗头,相应的兴趣培养环境就得跟上~上兴趣班,你要为孩子精挑细选,陪着孩子,自己也跟着该学的就学,该补的就补,到后来,和孩子一样的“琴棋书画”。昨天,听了一个中外古典诵读的讲座,哦,忘了说了,没事儿像我这样四处“取经”的父母也是大有人在啊。那个诵读,操作起来是简单,一天放经典15分钟,和孩子一起听读,跟读,诵读,说到底,考验的还是父母的毅力。认字,外语,数学,又都有关键期,虽然我不太迷信这个,但循序渐进地引导方面还是应有个计划的。如果上了大班,是不是也该做些学前准备了?家长参与一下,让孩子上学先占个头彩?!然后为了守住优势,继续家里“特训”,寒暑假辅导完下一级课程?!这中间,为了孩子博学多闻,还要走出家庭,投入社会,拥抱自然。。。 似乎要做得很多,但如果孩子大人都开心,好像也不多。。

  说着说着好像忽略些,忘了说“体”和“德”。 前者我相信好的遗传,再加上后天的锻炼。我家人都好动,喜欢运动,有点运动天分,眼下看出的苗头小家伙也是如此。那“德”呢,就是言传身教,你想突然变成圣人也不可能,为了孩子克制一下自己的小毛病倒是能做到的,给孩子展示一个真实的父母就够了。当然前期是孩子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品行都还不错~~

  因此我的困惑还是集中在“智力”的培养上,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因此,想具体请教赵教授,我们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和“怎么做?

  我倒是希望女儿能就着我们创造的环境和条件,充分施展内力,让我俩轻闲地在旁边欣赏自己的“杰作”,逢人就微微一笑,嗯,这孩子都是靠她自己啊~~~~

  可是,生来资质不好要后天培养,生来资质好也要锦上添花不是?孩子的内力的强弱也是培养出来的? 何谓培养? 是灌输知识? 多上几个兴趣班? 拟定个天才培养计划?

  环境,条件看似是外力,人为地都能模仿地提供,其实这里才有真功夫! 正是这里蕴含的某种内力无形中在影响了我们的孩子!因为这些环境和条件的提供者明显地内力功底不一~~

  我还是继续修炼吧~~等我修练好了,女儿该长大的也长大了~~那多好!

  主题:关于提前教育回壮咪妈和琬妈:) [精]

  作者:丁丁妈1863  发表日期:2004-12-14 18:47:59 [表状]

  替大家谢谢琬妈挖出这么老远的帖子来哈,也谢谢壮咪妈百忙之中发表长篇。

  首先我也赞成张教授的:“孩子的教育要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我只是质疑提前教育是否就是家庭教育参与孩子教育的必由之路。

  但张教授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提交教育就个性化教育?就可以培养创造性人才、培养传承和发展文化的人才么?所以你们的长帖说服不了我:)

  其实壮咪妈说的很多我都是赞成的,只是在做法上不同而已。我这个砖来只是向提前教育来拍,提倡个性化教育就应该提前教育了吗?对数有概念几乎是所有孩子都会经历的,只是时间和方式不同,是不是所有对数有概念的孩子就都应该提前教学校没教的东西呢?

  我觉得孩子的创造性一部分是在父母的循循教导下尚失的,别以为只有权威父母才会压制孩子的创造力哦。为什么孩子越大就越守规矩、想象力就越差,部分原因是因为父母对他的影响太大。那天观摩丁丁他们学校的运动会开幕式,其中一个内容是外教给全部学生在操作上上课,1、2年级的孩子活跃的很,跟着外教的要求去做。

  国外的情况和国内确实有些不同,我觉得在国内,很多父母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上网的、不上网的),如果有条件,我想他们都会愿意提前教孩子这个那个,只是他们没这个条件。国内的孩子欠缺的是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维,也缺少培养思维的环境,学校里尤其欠缺这方面的考虑,所以家庭教育更应该从这方面去考虑,而不是把老师要教的知识拿回家里来教,这样才是浪费孩子的时间和资源。

  也同意壮咪妈的,家庭教育在知识学习上应该是补充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上发挥作用,这点是对。

  丁丁班上这个学期转走了几个同学,都是原来班上的班干部,成绩也算好的,转学的理由是学校教的太少,尤其反对学校的数学教育,认为学校教的方法取不了高分(应该是解题的过程不符合要求吧)。其中两个孩子经常来我家玩,通过接触,感觉这些孩子思维能力真的有待开发,丁丁的智力玩具他们几乎都不爱玩,当然也玩不出来。我总在想,即使他们的父母有时间给他们提前教育下一个年级的知识,上多少个奥数班,又有什么用处呢?我当然不是说我们这里的孩子和他们一样,但就张教授对提前教授学校知识这个做法的倡议来说,很容易误导父母,以为提前教育当前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壮咪妈举了翩翩的例子,翩翩的例子不能作为提前教育的案例,而是兴趣发展的案例。再说,翩翩的家庭所做的只是为孩子自由阅读提供了帮助(那就是三步识字法),剩下的就只是适当引导了。而翩翩的数学学习是在家庭的启蒙以后,完全是由老师和她自己去发展的。不要说翩翩是全才,没有可比性,其实做法是可以相通的。只要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凌儿也可以的,只是不要去和翩翩比具体的科目。你以为翩妈就有三头六臂啊,其实在我的接触中,除了她和女儿比较腻以外,其他方面比其他妈妈更悠闲,于悠闲之中就完成了对女儿的教育。孩子的能力是在父母的放手中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在手把手教育中获得的。

  最后一次听琬琬编的故事,感觉有些不同,虽然语言更流畅了,故事更长了,但感觉深度方面没多少变化,这可能和她接触的东西有关,但也许,不够时间给去胡思乱想也是其中的原因吧。

  所以我觉得,就琬琬而言,不应该让她提前去学什么二年级的数学,当然,如果她自己很喜欢,给几本二年级的数学书给她看看也行,但看多少、如何看,完全由她自己,妈妈有空的时候,可以当做是游戏似的比赛做几道题目。我认为这样就足够了,没必要系统地提前学习。除非你是想让她跳级。

  我喜欢观察孩子,最怕看到孩子的无聊和空洞,我认为孩子的无聊表示他(她)的头脑和身体都无所事事。一个孩子,本应该是天马行空、乱想一气的年龄,如果这个年龄都存在无聊,长大以后还能要求他怎样呢?

  国内和国外的情况很不一样,所以琬妈你别看着人家壮咪妈都给壮咪提前学什么,你就急忙去仿照,壮咪在学校的学习负担本来就很轻松,何况学校还有很多锻炼他们其他方面能力的课程和机会,国内的孩子学习的压力本来就国外大、进度也要快,如果家庭还占去他们宝贵的业务时间,他们去哪里找自由思考的时间,哪有时间去胡思乱想啊,胡思乱想可是创造性的前提哦:)

  这砖主要是拍琬妈和张教授的,拍不到壮咪妈。

  主题:同意哦*-且容俺偷偷懒哈,就不搬大砖啦

  作者:翩翩妈  发表日期:2004-12-14 20:29:00 [表状]

  我得承认,翩翩识字确实是家里教的。但偶不承认是“提前”。

  古代启蒙,几岁?就是孩子四五周岁的时候。

  所以,教识字读书,四五岁根本不算早。

  何况俺闺女当时哭着喊着要认字儿,俺虽然不理,但人家外公看不下去啦。嘿嘿!

  再说,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不能拒绝孩子选择这样的方式生活--尽管我当初其实是有几分沮丧的,倘若她特别喜欢翻跟头、跳绳什么的,我会更兴奋一些,因为读书人的生涯实在也没什么值得羡慕的。

  而且,孩子早早地进入阅读,不等于提前教学校的语文,阅读浩如烟海,别让孩子先读课文就是了--相比较而言,如果从分数上说,翩翩在三门主课上,语文的分数常常最低。

  而数学的情况不同,数学不是一种生活方式--至少对绝大部分人而言,教数学,很难做到不和学校的数学课雷同。然后,就是数学课上的无聊。现在不提前教,翩翩已经无聊了呢。

  所以,我实在想不出提前教了琬数学,就是个性化教育?就算再会教,又能怎么样?

  当然,也许是因为我比较懒,不乐意在孩子的功课上费这番心思。反正,俺家没有提前教数学,俺觉得翩儿也挺有个性的。没耽误啊!

  别跟壮咪妈比,那壮咪是半天学习半天玩儿啊。谁有这条件,想教微积分偶也不反对,嘿嘿,当然,没这条件想教,偶也反对不了。

  主题:完了!这就是把我给摘出来,我说什么也没用了哈。

  作者:壮咪妈  发表日期:2004-12-14 21:13:58 [表状]

  我可是教授的超级粉丝,你们拍砖的时候轻点儿,我这抄着板砖候着呢哈:)

  我先帮教授扫扫雷:

  1,我觉得丁妈没转过弯的地方在这里,“我只是质疑提前教育是否就是家庭教育参与孩子教育的必由之路。” 这里,丁妈显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提前教育这个词上了,而参照物是什么呢?是学校的进度。学校的进度是孩子发展的进度吗?特别是符合个体发展的进度吗?如果我们换个参照物,换成孩子本身,以孩子本身的能力发展进度为参考,只要不超过孩子的能力外围,何来提前而言?而个性化教育就是以个体发展为基本的教育。从这个角度讲,丁妈的参照物找错了,质疑也就不成立。

  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就是,把学校非得按平均能力设计的进度调整为对个体孩子合适的进度。简单的说,就是咱孩子明白了1+1=2的时候,没必要等所有同学都明白后,再学1+2=3,等着也是等着,咱先学着,最小的好处是回头打酱油的时候,不会算错帐:)

  这也同时回答了丁妈的另一个问题,“提交教育就个性化教育” ,这俩名词的范畴和参照物不同,不能放一起比较,所以问题提得有误。

  2,另一个问题,丁妈提的还沾点边儿,“提前教育就可以培养传承和发展文化的人才么?” 不过也有些概念混消,又把提前教育扯进去了。如果问,家庭教育就可以培养传承发展文化的人才么?这到不失为一个好问题。不过,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可不多,任何教育,无论家庭的,社会的,还是学校的都没人感拍胸脯说,就一定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其中的影响因素太多,教者,学者都有要求,还要很多其他的。我记得最早的学校建立时,柏拉图就是因为个人水平不够,才主张建立学校,集中所有优秀人才,广泛传播知识,达到快速培养优秀人才的效果。但现在的学校里其初衷太远了。所以需要更多方面的介入,相互补充达到一个较令人满意的程度。

  丁妈特别提到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创造性,这并不是家庭教育的错,而是执行家庭教育的人员能力的问题。学校教育也不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说,张教授特别提出,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一定要多提高自己,才能更好的育儿。

  3,另外,我感觉丁妈对家庭教育的理解也有些狭窄。比如翩翩的中文,翩妈决非无为而治,历史之旅我还尤记在心,这样的指导方法是家庭教育的定级高招了,怎么是无为呢。我想张教授主张的家庭教育,也决非是想专业老师一样,每天备课授课,也是主张在孩子自学的基础上,给相应的指导的。

  4,唯一我觉得丁妈拍到点子上的问题是,现在的学校课余活动这么多的情况下,怎样进行家庭教育才更合适。这问题我有一点点想法,但没实践过就不随便插嘴了,等教授的吧。但这也是反对家庭教育的厉据,而是探讨如何实施的问题了哈。也是琬妈的问题。你们终於走一块了,你们就接着一起找路吧,咱路不同,我找我的,就失陪了哈。

  主题:有关提前学的讨论和适应应试教育---帮家慧妈妈发贴 [精]

  作者:cindytan511  发表日期:2004-12-15 09:18:56 [表状]

  经常在早教的家长,因为花在孩子的教养上的时间比较多,容易走两个极端,对孩子过分有信心或过分焦虑,有时是总体上的,有时是针对某一特定的问题的,更多的时候是矛盾混合的,我也是这样。

  有关孩子学多了会同学校教育有矛盾的担忧就是由此而来的。壮咪妈积极交了作业,一方面因为她对此有很多思考,另一方面,她和壮咪的环境比国内更理想一点,因材施教好一点,所以,她回答起来可以略微轻松。

  其实,张教授对于怎样养育孩子适应中国国情已经有很好的指导,对于他的观点我很同意,我主观揣测教授一定同一线的学校教师和家长有比较深入的交流,因为以我妈妈为代表的一些我认识的老师也是这样看的。

  如果我们牢牢抓住培养孩子的目的,2, 健康人格,1, 开发智力,3,生活劳动技能,(我颠倒了顺序,而且忽略了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必然,只不过传承的内容不同)其实,家长早教些什么就很明白了:

  健康人格包括但不限于:健康的身体和生活习惯;符合主流社会的道德水准;懂得爱;健康向上的心态;独立自主等

  开发智力通过给孩子提供各种可能性来实现,以前,我们生活在大院里或里弄,墙门里,夏天的晚上,会有义务的故事员,评书演员,戏剧演员给大家表演,也有很多人捉对斯杀象棋,围棋;打扑克;钢琴这样昂贵的西洋乐器虽然不多见,二胡,京胡等还是经常能看到的;很多大孩子还玩航模,装半导体;孩子们就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很多游戏和本领,开发了某一种智能,有的还从中找到了兴趣。现在,这种天然的学习机会少了,我们不得不要给孩子选兴趣班。有的家长认为,选了某一个班,就要坚持,不能养成半途而废,我觉得,对于兴趣,是不是坚持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接触各式各样的活动,通过活动开发各种智能,找到兴趣。

  开发智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每个孩子的遗传和家长的身教决定孩子的思维都是有各自的特点的,有的长于逻辑,有的长于形象,有的敏捷,有的慎密,家长可以选择扬长避短,或者是也可以补短为主;

  生活和劳动的技能,最基本的是很少的一点点,同智能也是紧密相关的,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照样成就的大事业,更多的所谓没有文化的人快乐,充实地活着。

  我认为,这最基本的一点点内容有: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能力:口头和书面的交流能力;思考能力:逻辑推理和数学;学习能力:愿意学新东西,知道到哪里去找新东西;这些基本的东西,总结起来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不断学习,解决更深奥的问题。

  我对家慧的教养会从4岁前的以个性养成和智力启蒙为主渐渐转到智力的深度开发和技能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教给孩子一些学校要教的东西,事实上,家慧现在还在幼儿园,就发生,老师在学校教的很多东西她基本都会的现象,但老师反映大部分时间她是班里听课最认真的孩子,这虽然更多的是因为她还在愿意重复的年纪,不能说,对课程内容的认同感和比别的小朋友多懂一点的荣誉感没有起作用。但是,我不担心,家慧到小学会不专心听讲,因为:1, 专心倾听是我们着立培养的能力之一,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啊,三人行,必有我师;倾听是沟通的前提;2, 就数学来看,我们在家里教的是随意的,不系统的(同壮咪不一样,因为他在学校有另外一个系统),我们的教,其实是引导,是根据孩子的思维的指向来的,教的方法是启发式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有的地方我们可能比学校来得深入,有的地方,我们就少训练一点,比如,计算的速度,这样,孩子可以在学校通过听课来把已有的知识系统化,通过做题来训练计算速度等;我相信,这里的孩子更多的是BRIGHT而不是GENIUS,如果孩子觉得课程无聊,不是老师的确太差,就是家长引导有问题,至少,家长可以给孩子出个题,让孩子在脑子里想象自己当老师,看怎样给不懂的同学上数学课,怎样把自己知道的内容讲给小朋友听,看自己的讲法同老师的有什么不一样,哪个更有效。3, 就象很多家长承认的,即使我们学习了,也努力了,我们教给孩子的数学知识,也不会象老师那样系统,教法也不专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自我暗示,甚至影响到孩子,认为因为我们略微提前教了孩子一点东西就必然导致孩子不听老师讲课呢?当然,孩子还小,总有不自觉的时候,翩翩那么优秀,也有纪律问题,她妈妈一点不急,家长的心态真的很重要的。你们知道老师最不喜欢哪类家长吗?“我最不要看自以为是,孩子学习又不见得好的家长”眼前有个例子,有个大班的孩子,暑假去澳洲上学,因为在幼儿园做过公文,加上中国孩子学得本来就多,孩子的妈妈就认为学校的数学太简单。洋老师很客气地承认,孩子的数学比同级的大部分同学好,但他的减法不行。其实,这个孩子没有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涵义,才会会加不会减。4,我想,就内容来说,我们的提前是不会让孩子听讲不认真的,更有可能的是,我们家长在入学前,过于轻视“应试教育”,没有很好地面对现实,做好让孩子高高兴兴地去学校学会考试,学会考高分的思想准备,而导致孩子对学校上课的形式,讲课的方式不适应。除非家长能够选择让孩子出国或在国内上国际学校等,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孩子一定要在现行的体制下受教育,我们就要让孩子准备好接受这个体制。这里正好有个例子说明我的做法,家慧前天说,妈妈,你说我上小学能考100分吗?

  你说能不?

  能,吴老师妈妈说宝宝(同学)能考100分,我也能。

  你当然能行,你知道怎样才能考100分吗?

  上课要专心。

  对,做作业呢?

  要认真。

  光认真行不?

  要动脑子。

  对,上课要认真,作业动脑子认真做,你就掌握了,就是弄懂了学校学的东西,考试一定会好的。

  这样就能考100分吗?

  100分有点难,如果你动作慢,就来不及做题了,要是你粗心,看错题也要扣分。

  100分扣3分就是97了。

  对,你真SMART,算得太对了。97分也很好了。

  可是,我动作快,又不看错题,就能有100分!

  太好了!

  再检讨现行的应试教育,普遍认为,知识的记忆多了,计算能力要求过了,我认为这些本身并没有错,你记的东西多,就可以省下查资料的时间,交流的时候旁征博引的可能就大(我本人很羡慕这个能力),运算能力的好处在海外买过东西的人都有体会。问题出在,作为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就给学生和老师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小学老师待遇又不高,他们在日常中,自觉不自觉地又加大了学生的压力,有些更做出违背常识和道德的举动,对我们孩子的“健康人格”造成了影响,比如,对孩子自信心的打击,我们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情况,帮助孩子化解。针对自信心问题,我的准备是这样:1, 保持同孩子的依恋状态,做孩子最好的朋友和知心人;2, 平时不盲目表扬孩子,不忽视孩子的弱项和短处,避免孩子到了学校一下子无所适从;做的时候可以策略,从小处开始批评孩子;3, 有意识培养孩子某方面的特长,让孩子能被群体接受。

  主题:丁妈大姐,你混淆是非,我必须拨乱反正

  作者:琬琬妈  发表日期:2004-12-15 11:08:36 [表状]

  丁妈大姐,你混淆是非,我必须拨乱反正

  首先,你不要把我给你自习的贴和我问教授的贴联系在一起。教授批评我在前,我问教授在前,是因为我的贴你才问教授提前教的问题,我才贴了以前的贴给你自习,你这个大姐,让你自习就自习,你却还想着上节课的内容,和这节课一起交作业,并把两个作业都绞在了一起,这种严重偷懒的不他细考虑问题的学生是学不到什么滴(抱歉哈,为了批你,咱站在小板凳上了)

  其次,就算你联在一起了,你也必须分清楚提前教是怎么一回事,教授说的提前教是指孩子有兴趣的情况下指点给她,不是硬按着头往下灌。

  教授的意思是在孩子已经理解的基础上,家长再深挖一点,让孩子再纵向考虑深入一点。教授的意思是,琬琬的数学有那个能力了,但我这个家长不够格去点拨孩子(如果把我换成什么麦子爸爸之类,教授绝不会批评家长功力不够,)我要问的问题是,如何去提高我这个木头脑袋家长的指点水平(不一定是那种照本宣科地教,可以理解为很随意但很刻意而为之),不是别的。

  你们要讨论可以,我的贴和自习课的贴必须要分清楚哈。对于自习课的讨论,如果我有空,我会写明我的观点,不过,我发现我没空。我现在就是要找治我自己病的方子,所以解铃还需系铃人,我还得找教授。

  再次请教授点拨我的迷惑。

  特别关于自习课的内容说一句:壮咪妈得特别表扬,态度认真、紧密配合,翩妈的贴不够深入,应该再来点高论,别在一边拿砖候着别人;家慧妈的贴很不错想法很好、小玩妈的思路我赞成,但她没有细写,所以这个大玩家有好东东,但她不拿出来,嘿嘿。

  俺上午再没空细打字了,关于自习课请继续讨论。

  主题:唉! [精]

  作者:VIP(1497472270)  发表日期:2004-12-15 11:59:13 [表状]

  琬妈,我不反对“渗透”,这坛子里有的是渗透水平高的高人。

  我觉得,对于数学稍有兴趣的孩子,一二年级的数学,就几乎是不用学的。所以,真的不认为琬就算“提前”了,如果这样,我得承认,翩翩也“提前”了。也许上海的数学太简单?一年级不就是二十以内加减法什么的,还用得着“提前”?就是现在,或许翩翩也是“提前”的,她目前在做的奥数题,据说是小学毕业考试中出过的思考题;她看的数学故事书,早就有初高中的内容“渗透”了,当然我认为她未必看得懂,也从来没有去考问过她。

  我以为,数学课,似乎从三年级才算真正开始。所以,在上海有一项实验,小学一二年级干脆取消数学,专教阅读。然后到了三年级,数学用很短的时间一蹴而就。其根据是,孩子的语言文字敏感期比数学逻辑的敏感期来得早,等敏感期到了再学,可以事半功倍。据说,实验校的孩子,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考试中,成绩比常规班还好。

  所以,如果你的提前教,只是去弄一二年级的东东,我真觉得没啥大用。

  我不反对琬自己学,也不反对你兴之所致和她一起探讨--这个偶有空的话,也会很起劲滴。我觉得不一定赞成的,是拉开架式、一本正经,还拿着一本教材(就算是那本据说好得不得了的小学现代数学也罢),有系统有步骤地提前学习数学。

  所以,你教点儿奥数性质的东东,我同意。与小学数学基本同步,但同时向纵深挺进,孩子如果真的悟性和兴趣,也会喜欢这个东东。至于和学校数学基本雷同的一套,就不必提前教了。何必费这个劲儿呢?

  主题:得,你别撮火了,我正后悔着呢

  作者:翩翩妈  发表日期:2004-12-15 23:12:54 [表状]

  你说我挺大一人,掺和人家孩子什么事儿啊!唉,我一世英名,就毁在偶家丫头手里啦。

  --我还真打了电话了,人家妈妈在,特和善,结果弄得我舌头短了一寸似的,吭吭哧哧,跟人陪半天不是,才把真情吐露一二,紧着说人家孩子可能就是玩笑,是咱闺女没养好,弄得太弱不禁风,太不经打,咳咳………

  我真不知我打这电话是干嘛的了!

  唉,真是仰天长叹啊,养女不肖,害老妈如此无颜。

  人家妈妈很善解人意地安慰我:沟通是应该的,回头了解一下情况,会让孩子和翩翩好好谈一次。

  我我我,放下电话,大冷的天儿,汗都下来了!

  我真干不了这事儿。

  今儿回家早,看到翩儿正兴高采烈地玩钢琴哪--妈,我刚瞎弹《蓝花花的故事》来着,超好听噢!

  她笑得那叫一灿烂,打哪儿也瞧不出受气包的样儿!

  --妈妈,陪我跳绳去吧!

  小东西那份开心,让我这边心松了一半,那边心又吊起来了,扯住她问:**到底打重了没有?我瞧你怎么没事人儿似的?

  她笑嘻嘻地说:是挺重的呀,你要是我就好了。她比划给我,喏,就这样(做九阴白骨爪状扣在我头顶,用力朝下按,就她那四两蛤蟆劲儿!)他说这是给我来个“头脑风暴”。

  “这还疼啊?人家明显是闹着玩呢!完了完了,我算给你毁了,这点事儿哪值当告诉人家家长啊!”

  她还是笑嘻嘻:可是真的很疼很疼啊,他的手比我有劲儿多啦!唉,你要是我就好了,就知道有多难受了。

  “那他是不是知道你很难受很反感他这样做?”

  “嗯,他不知道吧!”

  啊?为什么不告诉他!

  “反正我呲牙裂嘴来着,我越呲牙他越高兴哪!”

  我怎么听怎么像这事儿没啥大不了!我真是肠子都悔青了:教训哪!此种丫头的事儿,绝对不能搀和进去!

  她看出我的郁闷,就追加这孩子的“罪行”:

  再说啦,他老是测验的时候让我告他答案,还老是要抄我的数学作业,我不给他抄,他就打我!还有***,他更过份啊,打得我疼死啦!

  ***,翩翩叫他拿破仑,真是她的命中克星。曾经同桌,二年级就是翩翩的噩梦。三年级二人变成铁哥们儿,非常要好,那男生成了翩翩的“保镖”,还帮着翩打架呢!

  现在!

  我叹气,跟翩翩说了今天骏妈帖的史铁生文章的大意,说童年的倒霉事是难免的、甚至是一种幸运;有时还会成为长大以后甜美的回忆呢。翩翩表示,前半句可以理解,后半句不明白。

  偶只好说,你长大就懂了。

  接着说拿破仑:你过生日,数***(一个乖女生)和拿破仑送的贺卡最认真了,拿破仑画的小猪多棒!还给你写了一句:你要继续好好学习,为将来的生活打基础!多语重心长,多关心你呀,我还觉得他对你挺好的,不像是欺负你的人呀!告诉你呢,妈妈小学的时候,有个男生简直是我的死对头,可后来到中学,我们还成好朋友了呢。

  翩翩恍然大悟似的:对了,妈妈,我看过一本书,说我们这么大的男孩,要表达对一个女生的好感,就是用打她欺负她的方式,难道拿破仑也这样?

  (我心里有几分惊讶)嗯,也真有这样的可能呢!

  翩翩开心了:谢谢妈妈,我有办法了!

  一转眼珠,又乐了:妈妈,你跟**妈妈告状,我猜他在挨克的时候,一定使劲想像我掉粪坑里的样子泄忿呢,嘿嘿!但是他不知道,我也正这样想他呢!

  丫头捧着肚子狂笑。

  我是愈发后悔,我今天真的造次了。和同桌的事儿,显然不严重,引以为戒引以为戒。

  --但是,睡下以后,翩翩搂住我,用忧伤的声音说:

  妈妈,你记得我写过一篇像散文一样的作文吗,叫《我的明天绚丽多姿》?就是我在课堂上写的小练笔,在我八岁的最后一天写的?对了,你没看过。现在,我却在害怕我的明天来临!

  啊?为什么?

  “因为我的明天充满了不可知的东西--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不知道**和拿破仑明天会不会又打我,会用什么方式对付我,我有点害怕我对付不了他们!”

  我又心疼起来,用力搂住翩儿,说:你一定有办法的。因为你有妈妈的爱,你就会变得非常强大!

  翩翩的语气昂扬起来:对的!哈利•波特就是靠他妈妈给他的爱,战胜了伏地魔!我也会,因为我拥有的爱,比他们都多得多!

  唉!这小丫头,怎么那么让人操心呐!

  主题:时刻准备着--看小学生论坛有关学会考试的帖子有感,再谈适应“应试教育” [精]

  作者:家慧0711  发表日期:2004-12-16 22:04:22 [表状]

  隔壁小学生在说对付考试的事情,我来说一下,这个东西到孩子已经害怕了或有想法了再开解,不如事先准备,事先准备也是我一贯的思路。

  家慧现在中班,最近有两个事情被我用来告诉她,什么是考试。

  第一件,是华师大的一些老师,搞研究,到他们幼儿园来找了一些孩子测试,这在他们幼儿园蛮多的,所以事先没有通知家长,事后老师也没有说,但家慧晚上告诉我了,(今天,我们幼儿园有个活动)。在这之前,孩子基本上没有什么考试的概念,做测试的过程中,孩子也没有对测试本身有什么压力,倒是对单独面对陌生的老师有点犹豫,第二天老师也说,因为孩子们一开始都犹豫,老师就选平时出挑的孩子先去,后来孩子们看到先去的都有贴纸就都要求去。家慧在描述整个过程的当中,对自己会答的和不会答的都很平铺直叙,说明研究人员在整个过程中处理比较理想,没有给孩子压力,而测试本身也只是收集数据。我于是就告诉家慧,这个活动就是考试了,考试就是看看小朋友都有那些本领。

  隔几天,少年宫的兴趣班招生,我们去报名,之前说要面试的。我事先就告诉家慧了,去少年宫要考试一下,少年宫的老师也想知道家慧都有哪些本领。我并且利用了孩子喜欢学表演的心情,给她适当加了压力,要是你没啥本领,老师就不收你了,因为想去的小朋友很多呢。在选择表演什么节目的时候,我让家慧在家里演给阿姨看,家慧选了俪歌,因为她学唱了这个歌以后,自己编了舞蹈,多次表演给亲朋好友看,受到很多表扬,很多人特别指出,她编的动作符合歌曲的情境甚至心境。我考虑到老师的口味,就劝说她,这个歌是大人离别的时候的,伤感,不能显出你小朋友活泼可爱的特点,你可以换个别的吗?她就决定唱路边有个小娃娃。

  考试结果非常好,老师给家慧优+。我的喜悦是由衷的,家慧的能力被完全不相干的人表扬,我们的准备被接受。于是我告诉所有的人,爸爸,老师,别的家长,家慧考试成绩很好,家慧本领大,家慧自己很自豪。

  还有我前天说的考100分的事情,也是有关考试的准备。我会让家慧明白,考试是检验所学的本领的方法,目的是找出差距,下次做得更好。当孩子明白什么是考试以后,才可能有正确的心态。但这个正确的心态,却不是在孩子遭遇真正的考试以后才养成的。从小,我就对家慧说,1, 我们不需要同别的小朋友比,只要每次都比自己进步就好了,人就是要同自己比,要上进。2, 家慧怎么样妈妈都爱你,但别人就不一定,你没礼貌妈妈有点伤心地爱你,盼你有礼貌,妈妈就为你骄傲,别人就喜欢你。

  这第2点,我认为很重要,这不是有好心的妈妈批评翩妈时说的阿Q,无条件的母爱千真万确是孩子社会化的基石。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谈接受他人的评判,顶住压力。在家慧成长过程中,别的家庭成员,特别是阿姨,老是会做一些我看不上的事情,一般我都会看情况当场或时候制止,但最近阿姨说家慧,你怎样怎样阿姨就不同你玩了,不喜欢你了。我就没有制止,在我们同人交往的过程中,对方的好恶是我们可以影响,但不能控制的。以后老师的态度也是这样。我会慢慢告诉家慧,老师喜欢考试成绩好的孩子,因为老师的工作就是把本领教给大家,校长对老师工作的评判就看学生考试成绩,(不妨告诉孩子,成绩甚至关系老师的收入,老师家里哥哥的巧克力)学得好的,老师就喜欢,学的不好的老师有权不喜欢(暂时忽略老师水平差,没有教好)。每个孩子学得不好有各种原因,家慧如果学得不好,(这点我比较自信,家慧一定是学得好的那拨里的)我们要找原因,想办法改进,只要我们不断进步,老师会看到我们的努力。老师如果发火,骂人,可以忽略不计,妈妈不也有发火的时候?

  面对现行教育体制,我们要保护孩子不受伤害,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是尽可能选择“把最好的给孩子”,在作出无奈选择的时候,要接受选择,我们做妈妈的智慧表现在孩子小的时候,用自己的经验和对社会的了解,帮助孩子做好面对社会的准备。

  作为家长,我们的力量是微弱的,不足以改变教育体制,我们可以做的是,提前准备,让孩子游刃有余,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谈个性教育。

  我从小就不是很讨人喜欢,一直我行我素,相信有很多人也不介意不讨人喜欢,这个事情是否重要,各人的态度是不同的。但,当我了解了中国教育和学校的现状,知道老师和学校可以如何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的时候,我决定想办法帮助家慧讨老师喜欢。

  对于老师的做法,我们可以痛恨,可以批判,可以上告甚至上法院,但孩子已经受了伤害了,你做这些有什么用呢?不如不要站在老师的对立面,试着去理解老师,进而理解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当那么多农村的孩子盼望通过十年苦读改变命运的时候,除了高考,我们暂时真的没有更好,更公平的办法。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只有相对最好的,当我们努力要把最好的给孩子的时候,也要准备孩子可能遇到最差的,只有当孩子连最差的都能对付的时候,最好才更有意义。

  绕来绕去,讲道理实在不是我擅长的,我只是想提供另外一种思路,让不是那么理想主义的家长有一个参考。照搬是不行的,我能保证家慧上学以后,不管上中国学校还是美国学校,她的成绩都在30%以内,每一门功课!甚至有几门是10%。因为我正在而且将一直努力帮助家慧学会如何解决她人生中将遇到的问题,在她小的时候,我会多花点心思,目的在于让她尽快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每一门功课只是她要解决的问题而已。但别的孩子我就不打包票了,虽然,别的孩子只要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我就会恍惚,以为他也是我的孩子。我倒不觉得我无私,孩子看到我老远奔过来,我的母性得到满足呢!



    关键字:早教  家教  
(http://www.yywsb.com) 编辑:张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