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潜能开发
宝宝在厨房里的智能提升课
作者:佚名
更多

  据说现在日本儿童最热门的游戏场所是“厨房”;书店热销的书籍是“儿童料理食谱”;百货公司家电部门当红的是“儿童专用厨具”;电视台正在叫座的节目是NHK的“儿童烹饪”。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把厨房视为雷区呢,没道理啊。

  单位的老大姐在我待字闺中的时候就教育我,“要想栓住男人的心,先要搞定他的胃”。这句话导致的后果是,自从认识我现在的老公后,我就下决心苦练了一身厨艺,当男朋友的胃与心被我全权俘虏后,我终于出嫁了。婚后生活平淡无奇,虽然老公为了继续培养我对厨房的感情,将房子装修的钱向厨房倾斜,但婚后能真正用到厨房还是在生了儿子以后。除了久置的锅勺又被重新操起外,我还对厨房有了新的认识,原来厨房也可以是早教乐园呀。

  发现儿子对厨房有兴趣是在他六个月的时候,因为我一个人带孩子,小家伙又很腻着我,所以我只得一手抱他,一手炒个菜,或下锅饺子,而每次我一准备进厨房,儿子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极大的耐性,他会一动不动任我抱着,看我搯水,取锅……我看他小眼睛随着我手上下转动的时候,我灵光一现,何不在厨房给儿子上EQ、IQ大提升课呢。

  厨房里的EQ训练

  孩子是在游戏中成长的,而厨房中的种种乐趣都让他乐不可支,当然学习自然不在话下喽。

  辨声:不同材质的碗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装水的杯子与不装水的杯子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给儿子一支筷子,鼓励他想敲哪里就敲哪里。当碗边在筷子的敲击下,发出第一声清脆的响声时,儿子对这个游戏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他肥嘟嘟的小手,不停地挥舞着小筷子。当然,这个游戏要不停变换杯子的材质,塑料、不锈钢、搪瓷、陶瓷……击打的筷子也可以换成勺子、叉子,爸爸妈妈要多动脑筋,多种组合、千变万化最好哦。

  辨色:白色的大米、碧绿的青菜、鲜红的番茄、橘红的胡萝卜、嫩黄的鸡蛋黄、深紫的茄子……这可比识图卡片鲜艳、真实多了。

  辨别气味:大蒜的味道好呛人,生姜会让妈妈留眼泪的,油烧滚的时候会有油烟气,菜快烧好的时候有菜香,饭蒸好的时候就会闻到饭香……

  辨别口味:原来盐是咸的,白砂糖是甜的,醋是酸的,妈妈烧得菜是很好吃的,可是味精不是鲜的是涩的,很难吃。

  触觉:知道烫跟不烫的区别了,虽然代价大了点,把儿子给烫哭了。现在不用我提醒都知道,锅子在烧的时候是不能碰的。另外诸如冰是又凉、又硬的,豆腐是滑嫩易碎的,鸡皮是疙疙瘩瘩的……儿子都一一体验过了。

  视觉:分清了熟制品及生制品。知道有些是妈妈买来的现成菜可以直接吃,而有些则是刚刚洗好的菜,要炒熟才能吃。

  学数数:买来毛豆,跟儿子各抓一把,然后比比看谁抓得多,这个是对大小概念的培养;等大一点,可以帮忙剥豆子,然后数豆荚中各有几粒毛豆,等等。

  语言表达:对买来的每一样菜,以儿子能听懂的简单语言做适当描述,比如:绿油油的青菜,好可爱的豆芽菜,挺精神的黄瓜,多结实的南瓜呀……在反复操练后,我发现儿子的形容词开始多起来了。

  厨房里的EQ培养

  不要以为和“精神领域”沾边的就一定高深莫测,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在不经意中一点点积累起来。

  爱劳动:劳动着是美丽的,但要能深刻体会到这句话,还必须自己身体力行。从力所能及的帮妈妈理菜、剥豆子等家务事做起,然后能真正上场烹饪,孩子的兴趣被激发后自然爱上了劳动。

  节俭:节俭是美德,节水节电,关心环保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而珍惜粮食,不会浪费的父母,会让孩子的人生过得节俭而单纯。懂得做饭菜的辛苦,自然就减少了浪费。

  尊重父母:爸爸妈妈下了班,还要进菜场、进厨房,真辛苦。让孩子与爸爸妈妈一起理菜、洗菜,然后共同烹饪,在体会到家务的劳累中,体会到家庭的温馨。

  时间观念:饭还要烧五分钟,汤要煲一个小时,红烧肉炖半个钟头。这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厨房时间。

  金钱观:原来我们吃的菜都是要用钱来买的,而钱是爸爸妈妈上班才能挣回来的。

  自理能力:分清各种蔬菜的名称及吃法(能生吃或者要炒着吃),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厨房中探险,将自身伤害减到零。

  更自信:孩子用双手敲敲、打打、切切,也等于是在经历疼痛、辛酸、得意、快乐等各种不同而丰富的情绪,这种经历能够使他们对自己所拥有的能力更加自信。

  十件三岁以下的孩子能在厨房里能做的事

  (1)把理好的菜放在干净的盆子里;

  (2)剥豆子(笋);

  (3)掰四季豆(豇豆);

  (4)洗茄子、黄瓜、番茄等果实型蔬菜;

  (5)打鸡蛋(只把蛋打散而已);

  (6)帮妈妈递东西;

  (7)提醒妈妈水开了、饭好了;

  (8)算算需要的碗筷;

  (9)捏几个饺子、馄饨、包子(奇形怪状也没关系);

  (10)在妈妈的陪伴下,烧水饺、馄饨、下汤团等。

  让宝宝进厨房的注意点

  (1)很多家长把孩子推到厨房外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最大的担忧,应该就是安全。怕孩子烫着、碰着,结果反而让孩子对厨房的兴趣日益高涨。其实父母都低估了孩子对危险的认知能力,除了1岁以内的孩子没有或少有烫的概念外,1岁以上的小孩对自身安全其实非常注意,再加上父母在旁监督、提示,安全尺度是绝对可以把握的;

  (2)在整个烹饪过程中,要征询孩子的意见,可以问问他:青菜和香菇一起烧好吗?红烧肉熟了吗?放这点盐够吗……

  (3)无论孩子在厨房里的表现如何,只要他(她)真得用心在做,请父母准备好最动听的赞美词,并用感激的心告诉孩子:谢谢你,妈妈(爸爸)很开心。

  (4)给孩子准备一些实物奖励,比如你可以把黄瓜用刀去皮,然后发挥想象力随意雕刻几下,给孩子当零嘴。

  相关链接:日本妈妈的厨房育儿经“儿童烹饪”和“厨房育儿”,俨然已成为当前日本家庭最时髦的休闲活动。

  几年前,日本NHK教育台率先创办了“一个人也行”的儿童烹饪节目,创下了7%的收视率,一度成为日本儿童的最爱。家长到学校等待孩子放学,见面的话题几乎都是自家孩子这个星期在厨房发生了什么新鲜事。

  随后,其他电视台也相继跟进推出类似节目,就连餐具公司、东京电力公司和东京瓦斯公司也纷纷看好这一市场,开办起儿童烹饪学校。有一所烹饪学校将40名儿童分成5个班,每班由一名大人带领做菜。家长在一旁看着孩子学习做饭烧菜。做好了,一盘盘端上桌,大家品尝。有的家长说:“好吃”,有的家长则扮鬼脸说:“太咸了。”不管是褒是贬,大家总是笑成一团然后散会。

  关于安全问题也是提倡厨房教育的专家们比较重视的。像《厨房育儿》一书的作者坂本广子就在神户市一家幼稚园开办了“烹饪实习”课。在烹饪前,坂本先就各种食物的功能、材料、调理用具的使用方法向小朋友做一番说明,尤其是菜刀和火的危险性。不过,在整个烹饪过程中,坂本主张:“只要在安全的范围内,从头到尾完全要由孩子自己操作。”

(http://www.yywsb.com) 编辑:张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