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课上,老师请小朋友们画小鸡。小明很快完成了作业。他把画好的画贴在作品栏中,引来了许多小朋友的议论:“嘿,快瞧呀!小明画的是什么怪物啊?”原来小明画的每一只鸡都长出了12条腿,从脖子后边一直长到肚子下。老师蹲下来,亲切地问道:“小明,你是怎么想的?”只见小明理直气壮地说道:“我最喜欢吃肯德基了,我真怕有一天鸡腿卖完了,那可怎么办呀?我就想,如果所有的鸡都能长出12条腿,那该多好呀!”
【分析】幼儿常常把想像与现实混淆,他想像中的鸡应当有许多条腿,于是他就把想像中的有12条腿的鸡画出来了。
“宝宝1痒”
宝宝刚刚1岁多,奶奶对他就开始了“正规的教育”。每天手把手地教宝宝识数,每当宝宝伸出食指,奶奶就会反复地强化他——“这是1”。宝宝很快记住了。一天,宝宝和小朋友在草地里玩,一只小虫叮了宝宝的食指,不一会就长出一个小红包。宝宝伸出食指跟奶奶说:“奶奶,宝宝1痒。”奶奶感叹道:“这孩子倒是认识1了,但却不知道这叫手指头!”
【分析】 孩子认识事物有先入为主的特点,让孩子认识客观世界,应注意科学性、准确性。
娃娃的黑脸
倩倩最喜欢画娃娃。一天,她画了一位非常漂亮的小姑娘。正当老师在一旁欣赏她的作品时,她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拿起一支又粗又黑的笔将小姑娘的脸涂成漆黑一团。老师并没有阻拦倩倩的行为,而是轻轻地问道:“咦,你为什么把小姑娘的脸涂成黑色?”倩倩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画的小妹妹在睡觉。”老师接着又问:“怎么看出来她在睡觉?”倩倩说:“请你闭上眼睛——睡觉。”老师闭上双眼,倩倩问道:“老师,你看到了什么?”老师说:“眼前漆黑一片。”倩倩说道:“对呀,小妹妹睡觉,眼前也是一片漆黑的,所以要把这里涂成黑色。”
【分析】孩子看待客观世界的角度是很独特的,他们往往从自身的感受出发,以自身的直接体验反映对客观环境的认识,并直接表达出来。由于倩倩闭眼时感受到的是黑暗,所以,她理所当然地认为,表现小姑娘睡觉的画就应该把脸涂成黑色。所以,成人只有读懂孩子的心理,才能够读懂孩子的绘画作品。
文/梁雅珠
插图/张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