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潜能开发
跟婴儿说话不妨带上手势
作者:佚名
更多

  许多年轻父母都认定,既然婴儿还不会说话,那么跟他们用手势作交流不仅多此一举,而且还荒唐犹如“对牛弹琴”。但美国和加拿大专家所作的一项新研究证实,跟婴儿交流时带上手势,有助于孩子成长过程中智力的健康发育。统计显示,婴儿如果在不满1周岁时能看懂家长的手势语,其学话的能力往往明显超过其他同龄孩子,而且这种“语言优势”可以一直保持到3岁。此外,小时候受过手势语言训练的孩子,到8岁时在智商测验中的成绩也往往出类拔萃。 

  专家认为,父母在婴儿8个月大小时,便可开始借助手势与孩子进行交流。相当一部分婴儿很快便接受这种方法,但部分婴儿则可能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可长达几个月)。至于手势语的具体表达,则因国家或地区,甚至因家庭而异。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开展有关“婴儿手势语”的研究已有近20年的历史,美国专家还专门撰写了一本《婴儿手语》,介绍了北美所使用的标准“婴儿手语”,其中最简单、通用的例子是:用翘起大拇指表示“赞扬肯定”,用食指和拇指搭成圆圈表示“行”(即OK),轻拍肚子表示“肚子饿”,重拍肚子表示“肚子痛”,轻轻挥手表示“讨厌”,嘟起嘴表示“我不愿意”,等等。

  专家还强调,实际上家庭使用的“婴儿手语”并不一定非得有统一的标准,而完全可以自己“创造发明”。这是因为“婴儿手语”的使用时间往往很短(待孩子会顺利用语言表达意思后即舍弃不用了),使用范围也往往仅仅局限于自己家里。

  当然,使用“婴儿手语”的同时并不排斥其他的交流形式,相反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手势跟其他形式的结合。如当孩子好好吃奶时,妈妈一边伸出大拇指,一边微笑着说“好”—这无异于是对孩子的赞许。除了“交谈”加手势外,妈妈还可以一边和孩子逗乐(如轻轻抚摸孩子的小脑袋或轻轻挠孩子的小肚皮),一边用手语表示对孩子的喜欢、肯定,或向孩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饿了吗)。

  就像学习其他技能一样,教婴儿学习手语同样也应循序渐进。一般而言,刚刚学习时,只要孩子理解大人的手语便可,并不一定要求他仿而效之。此外,学习速度也不宜太快,甚至可以用一周时间反复学习1~2种简单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孩子学习的效果和水平,进度可渐渐加快,难度渐渐增加,表述的意思也可越来越多样、复杂。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普通而简单的手势,它同语言一样是一种交流的有效方式。通过这些手语,父母可向孩子表达10多种简单、常用的指令,同时,不会说话的婴儿也可明白无误地让父母知道自己是否受到了伤害或感到不舒服,而不必没完没了地哭闹。

  专家在研究中还发现,婴儿使用手语对其心理的健康成长也起着积极作用。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容易有挫折感,往往更具自信心,也能较早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性格也更乐观开朗。他们学会说话的年龄往往更早,进入幼儿园后与教师、小伙伴交流的本领明显高出其他孩子一筹。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孩子一旦提前学会了说话,便往往有更多的话要说,表达方式往往更多种多样,因为早在运用手语的过程中,他们就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语言的结构。 



    关键字:说话  手势  
(http://www.yywsb.com) 编辑:张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