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残疾的学前儿童能否很好地适应一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关键在于幼小衔接工作是否到位。
本文阐述了盲校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现状,同时通过定向行走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感知觉能力、盲文技能等方面问卷调查,分析了视力残疾儿童幼小衔接工作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全社会都在轰轰烈烈的进行胎教、学前教育,而我国的视力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却是比较滞后的。目前国内约7万左右0-6岁视力残疾幼儿,学前教育才刚刚起步,全国各地盲校陆续开办盲童学前教育班,一批批的盲幼儿陆续进入小学学习,盲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步。但由于生活习惯、学习环境、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行为规范的骤变,使许多盲幼儿进入小学后出现倒退、停滞或不适应的现象。
2 盲校幼小衔接现状分析
2.1 盲校学前教育趋向小学化
由于盲学前教育刚起步,开办初期大部分盲校老师都没有经过系统的盲学前教育的培训,对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较缺乏,而且刚开办时招收的都是即将进入小学学习的孩子,所以在没有任何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学前部老师只能按小学教育方式进行教育衔接,在不经意间阻碍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顺利开展和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这种教育对处于天真活泼时期的幼儿心理与生理都是不利的。
2.2 盲校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幼儿部与小学部缺少联系
盲校师资力量薄弱局面的存在割裂了幼儿部与小学部的联系,这种联系包括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及幼儿与小学生之间联系。幼儿园与小学没有一起研究衔接工作,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对彼此的教学大纲,教学活动,工作方法等不了解。这对幼儿园教育阶段向小学教育阶段过渡很不利,同时也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3 忽视多重残疾儿童的入学教育,未能与小学做好协调工作
从这几年招生来看,除视力残疾外,伴有其他残疾(如情绪、语言、智力、肢体等)的盲幼儿在逐年增加。例如,我校大班有14人,其中伴有其他残疾的盲幼儿却占了约64.2%,纵观整体情况,则占57.7%。这些多重残疾儿童进入小学后怎么办是许多盲校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这些孩子进入小学后都得不到很好的教育,主要原因是未能与小学部做好协调工作,小学老师对于这种孩子也无所适从,只能任其发展。
2.4 家长落后、陈旧的教育理念影响幼小衔接
大部分盲校学前部孩子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过于依赖学校的老师,认为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就可以不管了,教育问题都是老师的责任。还有小部分家长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态度等多方面的偏差与不当,只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重视短期成效而忽视幼儿的终身发展,甚至有的家长过于心急而超前训练,要求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内容提前教给幼儿掌握,给幼儿园、小学的教学活动造成压力和混乱,幼小衔接难以顺利进行。
来源: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编辑:秀芳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