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素质教育
对学生进行“灾害教育”刻不容缓
作者:佚名
更多

  “天灾人祸随时可能降临校园”

  “去年地震发生时,我们2000多名学生惊心动魄地疏散到操场;临近的3所学校,有1000多名师生死未卜……我们感觉活着真好,生命真好。后来的20多天时间,作为一个教师、一个志愿者,我走进了这3所受灾很重的学校,跟着他们一起去殡仪馆认遗体,去医院找孩子,面对那些家长的指责、质疑,我见证了太多的悲情和坚强,甚至见证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无法自拔的悲哀。”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四川都江堰市团结小学副校长周丽来到上海,出席由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主办的“学校360度灾害教育研讨会”。在讲述灾后一年时间里学校重建和教育复苏的过程时,她数度哽咽。

  生活渐渐从灾难中回到常态,作为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周丽提出追问:“为什么我们要等到自然灾害发生时,才迸发出对生命的尊敬和渴求,能不能以一种日常的姿态来面对和思考生命呢?”

  汶川大地震当日,上海金茂大厦的中国员工也感到了摇晃,“当他们知道发生地震时,连手机也不要,争相跑到电梯间拥挤推搡成一团,甚至出现电梯因超重而停止运行的现象”,而日本员工面对地震的反应则是“立即拿起手机往桌底躲避,感觉会出现问题时往楼梯口方向逃生”,吴公贤向与会者描述了同一种逃生行为的极端反差。

  作为上海平野塑料模具有限公司灾害预防项目经理,吴公贤认为,实物操练能使人的求生本能通过条件反射得以增强,但这在我国防灾教育中非常缺乏。谈起去年11月上海商学院4名学生因火灾跳楼致死的事件,他认为如果有过实物逃生演练,4名学生成功逃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强。

  地震校舍倒塌,“一个镇一代人没了”;火灾无情地吞噬了4个如花生命……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兼职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健博士表示,必须正视“天灾人祸随时可能降临校园”的现实。

  谈到灾害灾难我们总觉得晦气,不愿面对

  王健强调,面对灾害,从全社会到校园,人们心理机制形成和行为模式达成都有相当的缺失。

  上海商学院学工部部长吴玮亲历了火灾事故的善后工作,他展示了上海徐汇区公安消防支队出具的事故认定书,结论是学生宿舍夜里断电,早晨学生违规使用的“热得快”置于下铺床上,通电后引燃可燃物扩大成灾。

  事后,学校走访学生时,听到了他们的悔过:“学校消防演习时,我们都待在宿舍里该干嘛干嘛”,“每天阿姨检查,我们都会把‘热得快’藏起来。”而当被问到“如果发生火灾,正确的处置方式是什么”时,大家“一顿乱说”。

  中国每年约5万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每天就有约150人逝去——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中国)执行总监崔民彦指出了这触目惊心的数字。在今年“上海学生对烧烫伤和中毒预防的认识”调研中,她看到63%的家庭未定期规划家庭逃生路线,37%的家庭从不规划或没听说过;近40%的家庭没有把紧急电话放在显眼处,其中27%的家庭从未或者不知道该这么做,“安全第一孩子从小就知道,但是他们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

  “谈到灾害、灾难,总觉得有点晦气,不愿意面对。”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磊认为,目前国内学校的灾害教育重“务虚”不重“务实”,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到实践中来,被覆盖到的少部分学生虽然操练了、实践了,但也好像停留在表演的层次上,真正持续的操练不多。

  上海市教科院德育咨询中心主任谢诒范则认为,成绩、升学等功利性竞争带来排他性、利己性上升,与他人共事协作的经历缺乏带来合作互助意识与能力不足,“应对灾害不等于逃生教育,生命教育不等于逃生教育。它是一个团体的活动,如果合作能力,互助意识、愿望、能力减少的话,这个欲望就会变成个体逃生的散漫的、失败的结果。”

  谢诒范还指出,现在的学生缺乏运动,体能锻炼不足,导致缺乏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素质及技能,“现在学生在校外的体育运动时间极少,课外的体育课得不到保障,特别是到考试之前理所当然被取消,学生对此是敢怒不敢言。”

  国外学校防灾教育“细致到让我们汗颜”

  与会的学者和嘉宾不约而同提到了国外先进的灾害教育。

  日本学校安全教育细致到位,高标准建设学校校舍,防灾用品有备无患,学校是所有居民避灾的地方,第一个原因是前期房屋造得比较牢固,第二这里有操场,可以供直升机进行救援。同时日本的居民已经养成习惯,一谈到灾害先看学校,学校变成一个参照物。

  日本所有学校每年都要有计划地进行4次左右的全国学校灾害模拟教育;定期举行防灾食物模拟竞赛,让学生养成灾害本能反应,减少对灾害的恐惧;从学校课程到家庭演练都不放松灾害教育,几乎每个家庭都配备一套灾害应急自救包。“从精神层面形成较强的防灾意识,从细节上凸显对学生生命的呵护,细致到让我们汗颜”。王健说。

  呼唤学校360度灾害管理与灾害教育

  吴玮不讳言上海商学院在火灾事故中负有部分责任。反思事故,他提出必须重视灾害教育:“灾害教育必须从小做起,不应集中在大学阶段补课;灾害教育应当注重内容,不能趋于表面形式;灾害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同时,要进一步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现在的规章制度有,但是在操作上比较疏忽。”

  王健提出,不乐观的现状呼唤我国学校建立360度灾害管理。首先,要牢固树立避防为主、生命至上、高效救援的灾害管理理念;其次,要加强学校灾害管理相关法制建设,制定学校灾害管理的国家标准,包括学校备灾防灾的各类硬件标准、学校灾害的定级标准、启动灾害管理机制的标准;最后,要加强学校灾害管理的机制建设,包括灾害教育普及化、防灾训练日常化、灾害预警快速化、应急预案科学化、组织管理协调化、灾害管理文件化。他希望未来灾害教育培养出的孩子“富有同情心、勤于思考、具备强健的体质和意志”。

  王磊则指出,灾害教育或者生命教育安全教育不是空话,应该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

  周丽很喜欢泰戈尔的一句话,这也是都江堰市团结小学的理念:“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今年9月,她和学生、同事就要搬进上海援建的新校。她仍然有困惑:“如果现行教育制度不改革,这些课程和活动能够变得像语文、数学一样重要吗?”她希望生命教育高于一切的初衷不会因为应试教育而烟消云散。


(http://www.yywsb.com) 编辑:刘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