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到朋友家中做客,见其5岁的儿子不仅已会读、写、算,还能熟记各国首都。听朋友说,从今秋开学起,小家伙就要每天上午到附近小学上课,下午再回幼儿园。这种安排既照顾了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又不影响对知识的吸收,体现了比利时早慧儿童教育的不拘一格。
比利时人常以“高潜力”而非“智力超常”来形容早慧儿童。据统计,仅法语区就有2-5%的“高潜力”学生。这些孩子中的一半以上在学校和家庭中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知识饥渴”,与父母关系不好,对学校失去兴趣等。有些甚至用暴力发泄自己的不满,成了“坏学生”。为此法语区政府中学教育部长哈萨特呼吁,应给予“高潜力”青少年更多关心,满足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融入到正常的教育体制中来,社会需要融合而非隔离,因此建立“特别班”并非最好的选择。
为了让社会大众特别是父母和学校关心早慧儿童的教育,比利时法语区政府在各省教师培训中心开设了专门课程,下发了系统的宣传材料,介绍早慧儿童的表现及特点,以便老师和父母正确辨别并及时辅导“高潜力”学生,使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同时,法语区教育部门还决定有计划地为这类学生“开小灶”,即根据其特点制定学习计划,通过组织校外活动、外语培训和补充课程等满足他们的求知欲。目前比利时全国已有10所中小学校报名参与这项计划。此外,一个由教育心理学教授组成的对话网也建立起来,为需要帮助的学生和父母提供咨询,并引导中小学开设特别课程。
该计划实施以来,受到各方面的好评。一位名为萨比娜的校长表示,学校开设的课外活动特别受早慧孩子的欢迎,经过引导,他们可以给其他同学补课或担任低年级学生的辅导员。11岁的马克以前总觉得学校教的东西太简单,无事便要生非,常和同学打架。在父母和学校沟通后,他跳了一年级,现在仍是班里第一名。老师根据其特点每天给他多留一些复杂的习题,这些让人绞尽脑汁的作业很合马克的胃口。
(http://www.yywsb.com) 编辑: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