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名人育儿
院士谈家桢的童年始步
作者:医药卫生网
更多
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早年留学美国,师从现代遗传学先驱、诺贝尔奖获得者摩尔根教授。回国后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因在遗传学领域有独特发现以及为锻造我国自己的遗传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而荣获"杰出科学家奖"。被誉为"中国的摩尔根"、"生命科学的领头羊"。他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天文组织则将一颗编号为"3542"的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

    通过谈家桢的童年始步,告诉我们家长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基础。

    出身并非书香门第

    1909年9月15日,谈家桢在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直街糖坊弄2号的一座两层的老式楼房里呱呱坠地。在一般人的想像中,像谈家桢那样的大科学家,不是出生在钟鸣鼎食的大户人家便是成长在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然后顺顺当当地念完小学、中学、大学,再送到国外留学、镀金……

    谈家桢可没有这样的好运。他出生时上帝并没有为他安排好一个玫瑰花般的优裕环境,他的父亲谈振镛原先只是在慈城镇上的一家小杂货铺里当学徒,后来依靠亲戚的力荐,才进了当时的邮政局,当了一个小小的邮务员,有了一份固定的薪俸收入。

    谈家桢的母亲杨梅英则是一位没有文化的典型旧式妇女,心地善良、克勤克俭又严于家教。她生养了包括谈家桢在内的3男3女。由于穷困,要带大这样的6个孩子,其艰难困苦的程度可以想见。其次,因为父亲谈振镛的工作经常在省内各地频繁调动,经常搬家。幼年谈家桢就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环境中渐渐长大。

    有个小名叫"阿强"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谈家桢院士,戴着眼镜,带着慈祥的笑容,处处透着一种大学者、大科学家成熟的风范。然而他幼年时可不是这样。在家时他有个小名叫"阿祥",因为宁波话里"祥"、"强"的发音一样,再加幼年谈家桢生性活跃顽强,所以大家都叫他"阿强"。"阿强阿强,你又跑到外头野去啦?"--这意思就是说他犟头倔脑的,屋里关不住,总在外边乱跑、撒野。

    事实的确是这样的。幼年谈家桢好动,机灵,聪颖。他喜欢接近大自然,会上树捉知了,看它究竟是怎么唱歌的,也会长时间地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幼年的他求知欲望总是特别旺盛,尤其对周遭的事物样样都充满好奇心,因而什么都想看个明白,什么都想亲自动手去弄一弄。他外公家是开木匠铺的,几个舅舅都会木匠活。谈家桢看着粗糙的木头经过他们的砍削、刨过之后会变成美观光滑的木制品,心生羡慕,于是也想拿起斧子劈劈试试,不料一下劈到了左手大拇指甲盖,血流满手。但他不怕,大哭过后仍旧缠着大人要学木匠手艺,后来居然也能自己"设计"着做出像样的木工活来。

    谈家桢的母亲对幼年的他影响是最大的,不论谈家桢怎么野,她总会将他搂在怀里,不让严厉的父亲对他施以拳脚。渐渐地,他父亲也看到了儿子的爱好,就不怎么过分限制他出外撒野了。就这样,由于父母的宽容,幼年的谈家桢广泛接触了大自然,他与土地、生物逐渐亲近起来--这一点对他的成长至关重要。正是幼年对草木枯荣、动物生死等种种自然现象的细微观察和感知,才让他逐渐萌生起进一步探索生命密码的念头。

    谈家桢院士晚年回忆往事时曾这么指出过:"我记得,儿时的我喜欢爬树;在树上,我可以尽情地观察大自然。江南的青山绿水,蝉唱蛙鸣,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我日后攻读生物学,不能不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很小时就有着一种'本源'意识,即对感兴趣的东西'刨根问底'。我小时候常对着镜子问自己:'我是怎么变出来的?''人又是从哪里来的?'这种带着好奇心的企求认识自身的思想萌芽,每每诱发着我的想像。"

(http://www.yywsb.com) 编辑: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