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孩子,只要说到零食,孩子们的反应几乎都一样,那就是兴奋。可家长们对零食的态度是无奈:不给吃,孩子馋得慌;给吃,又怕影响他的食欲,还怕吃出个肥胖、营养不良。《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的出台,使家长们终于可以按照营养专家的指导正确地给孩子们吃零食了。
新闻背景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出台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和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简称《指南》)已出台。《指南》指出,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食品所开展的中国居民零食专项调查显示:零食可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一定量的能量及营养素,科学、合理的消费零食,补充一日三餐所缺少的食物种类,是可以达到膳食平衡,促进其生长发育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将孩子喜欢的零食按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三个级别来推荐。具体如下:
* 可经常食用的零食(每天食用):低脂、低盐、低糖类。如:水煮蛋、无糖或低糖燕麦片、煮玉米、全麦面包、豆浆、烤黄豆、纯鲜牛奶、纯酸奶、大杏仁、松子、蒸或烤制的红薯、不加糖的鲜榨果汁、各类新鲜水果。
* 适当食用的零食(每周1-2次):中等量的脂肪、盐、糖类。如:巧克力、牛肉片、松花蛋、火腿肠、酱鸭翅、肉脯、卤蛋、鱼片、蛋糕、月饼、怪味蚕豆、卤豆干、海苔片、苹果干、葡萄干、奶酪、奶片、琥珀核桃仁、盐焗腰果、地瓜干、果汁含量30%的果(蔬)饮料、乳酸饮料、鲜奶冰淇淋。
* 限制食用的零食(每周不超过一次):高糖、高盐、高脂肪类。如:棉花糖、奶糖、糖豆、软糖、水果糖、话梅糖、炸鸡块、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夹心饼干、方便面、奶油蛋糕、罐头、果脯、炼乳、炸薯片、可乐、冰激淋等。
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孩子,只要说到零食,孩子们的反应几乎都一样,那就是兴奋。可家长们对零食的态度是无奈:不给吃,孩子馋得慌;给吃,又怕影响他的食欲,还怕吃出个肥胖、营养不良。《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的出台,使家长们终于可以按照营养专家的指导正确地给孩子们吃零食了。
专家说法
零食是“双刃剑”
在消费指南中,零食被定义为,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或者饮料(不包括水)。
湖北省卫生监测检验防护所副所长、湖北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易国勤教授指出,零食可以说是儿童饮食结构中的“双刃剑”,在导致儿童体重增加、营养不良的同时,它也可以是三餐营养不足的有益补充,并能给生活增添乐趣。因此,现在出台的《指南》就是指导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科学地吃零食。
不同年龄吃法不同
《指南》将孩子们分为三类:3-5岁、6-12岁、13-17岁,并针对孩子各自特点,提出具体的零食指导意见。
易国勤介绍,通常情况下不主张随意吃零食,特别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来说,最好要远离零食,因为婴幼儿在饮食量方面不易控制,很容易造成不消化等症状。
3-5岁,一定要多喝白开水;注意零食的食用安全,不要让孩子一边玩耍一边吃,也不要在孩子哭闹时给予零食,避免豆类、果冻、坚果类等零食呛入气管。
6-12岁,每天吃零食一般不超过3次;每天吃零食应适量,避免在玩耍时吃;学习、了解不同零食的营养特点,不要盲目跟随广告选择零食。
13-17岁,选择和购买有益健康的零食,每天食用不能太频繁;在休闲聚会时、电脑电视前,警惕无意识地吃过量零食;不喝含酒精饮料;少吃街头食品。
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孩子,只要说到零食,孩子们的反应几乎都一样,那就是兴奋。可家长们对零食的态度是无奈:不给吃,孩子馋得慌;给吃,又怕影响他的食欲,还怕吃出个肥胖、营养不良。《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的出台,使家长们终于可以按照营养专家的指导正确地给孩子们吃零食了。
别用零食代替主食
现在的厂家把小食品做得既好吃、又好玩,再加上费尽心思的促销手段,比如在小食品内设兑奖图案,诱导儿童反复购买、食用。许多儿童甚至以小食品代替主食,造成吃饭时食欲减退,影响了主食的摄入量。
徐海青提醒:零食只能作为正餐必要的营养补充。因此,孩子吃零食不要距离正餐太近,中间至少相隔1.5-2小时,睡前也不应吃零食,否则不利于消化吸收及睡眠,还增加了患龋齿的危险。儿童青少年可以根据运动量适当补充一些零食,但每天食用零食的次数应该控制在3次以内,且量不宜过多,以不影响正餐食欲和食量为原则。
新鲜的天然的就是最好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新鲜天然的食物,奶类、蔬果类,还有坚果类,它们既好吃,又有营养,所以,不要只凭个人的口味与喜好,食品是否有利于健康才是要首先考虑的。
快餐、巧克力、方便面,从这些儿童最喜爱的零食可以看出,孩子们往往偏重口感和味道,但油炸食品含有较多的脂肪,会增加肥胖的危险;过甜的食物残留口中会增加患龋齿的危险;咸味过重的零食会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压的危险。
(http://www.yywsb.com) 编辑:范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