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发龄主要是15岁以下,特别是10岁以下儿童,以冬、春季发病较多,11月后发病率开始上升,来年2—4月达到高峰。脑膜炎双球菌隐藏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
流脑的早期症状和感冒的差不多,都有发热、头痛、咽痛、流鼻涕、咳嗽等症状。
不同之处在于,通常流脑初期的发烧、头痛、流鼻涕、浑身乏力等持续时间非常短,在经过几个小时或1—2天后,患者皮肤和口腔粘膜、眼结膜开始有出血点。出血点小如针尖,大则成片状出血斑。病情严重时,会有颈项强直、频繁呕吐(呕吐呈喷射状)、怕光、狂躁等症状。而暴发性流脑病情发展更快,患者常在24小时内发生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血压下降,重者危及生命。若婴幼儿患流脑,病情更为凶险,常表现为睡眠不安,突然尖叫,两眼凝视不动,甚至抽搐。流脑的初期症状很像感冒,因此,往往不被人所重视,常有人视流脑为感冒,延误了治疗。
为了预防流脑,儿童必须按免疫接种时间,及时接种流脑疫苗。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晒被褥,不对着人咳嗽、打喷嚏,不去或少去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活动。外出时要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特别是高烧不退、剧烈头痛、喷射呕吐等,家长应立即将病儿送医院检查治疗。(刘江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