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宝宝交往近况:
作者:iwp2004 发表日期:2006-04-03 15:33:27 [表状]
近来宝宝的交往情况有了不小的进步,妈妈很欣慰:
1.我带宝宝到附近常去的花坛去玩,拿了一个皮球。相比较于别的球来说,宝宝是对这个球还是有点喜欢的。一个大男孩(大约有4、5岁)不玩了,把球还给我,我就把球给宝宝拿着。这时,刚还了球的男孩又过来抢,可能他觉得球应该属于我的,不能让这个小宝宝拿着。当然,男孩的家长在旁边说,她是个小宝宝,你怎么能跟她抢球呢。所以男孩抢的力度不大,一会儿也就停了,但还是有一段很短的两人相持对抢的时间。我在一边观察,看宝宝的反应,她很严肃地抱着球,态度很坚定,没有表现出畏惧的样子,结果居然保护着自己的球没有被那个男孩抢去,我觉得宝宝真棒。
2.由于坚持带宝宝到户外去,所以,宝宝现在一到外面就比较兴奋,这儿摸摸,那儿看看,在马路上横冲直撞,时不时小手一指,那是有她认识的某种汽车开过去了。有进步的是,她已经不再象以前那样躲人了,经常还径直向陌生人走过去,当然,基本都是冲人家的玩意儿去的,去了,二话不说就从人家手里拿,而且还契而不舍。有时,别的大人会在旁边讲道理劝说大孩子把玩具给她玩。
3.她二话不说就从人家手里抢东西的结果,往往是不成功,因为,她感兴趣的都是大孩子或大人手里的东西,强抢是拿不过来的。不过,一般在没有得逞的情况下,她也若无其事,只有一次她哭了,那次她伸手够一位站着的阿姨手里的风车,够了半天也没够着,那位阿姨也没理她,于是宝宝就哭了。
4.挥手再见这个动作最熟练,凡是离开,都会主动或被动挥手,说别的可能没反应,但只要说和阿姨再见,马上就冲阿姨挥手。我都不知道对这点我是该高兴还是别的。
当然,我们还有许多问题,如对外人语言交流不够,对小宝宝不够主动和友好,别的小宝宝凑到她跟前来,她只是看了看,等那个小宝宝的妈妈说什么的时候,她就跑了,等等。不过,我想,只要坚持关注和适度引导,会慢慢好起来的。毕竟我们的要求也只是享受到和他人交往的快乐罢了,呵呵。
最后说一句,得益于网上妈妈(我没记错的话是香喷仔仔)的推荐,我买了给我讲故事系列10册。第一本给宝宝看的是小刺猬尖尖。她非常喜欢这一本。那么多的书,包括认一认,鼠小弟,地图集等等,我叫她选,她就选了这一本。我不由得夸她有眼光,我也觉得这套书的绘画太精美了!昨晚看这本书看了大约半小时,我先把书读了一遍,然后,宝宝就自己翻,对其中的几幅画面特别喜欢,来来回回地看,嘴也没闲着,不停地讲。谢谢这位妈妈!
主题:关于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分享的问题 [精]
作者:一树童话 发表日期:2006-04-29 15:35:40 [表状]
童话2岁5个月,男孩。
最近童话对自己的东西格外敏感,感觉有点难办。
童话所在的幼儿园,如果孩子们把东西带到幼儿园,那么就会优先给其他孩子玩,理由是带玩具的孩子回家以后可以玩。童话倒是每天都愿意带东西去,有时候是玩具,有时候是一些零食。但是带的时候坚决得说:我不想和小朋友分享。根据我了解得情况,老师有时候会在他的要求下把他的东西还给他,有时候则和他讲讲道理,他也能同意给别人玩。我晚上去接他的时候,有时候他要求在幼儿园玩,我就陪着他。他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如果玩具的主人要玩,需要排队,这时候童话就常常不下来。回家的时候会说:我想玩这么长时间(就是很长时间的意思),然后还想玩。自己的东西则很肯定得说:我不想和小朋友分享。晚上做梦会说梦话:我不想给你。
昨天我和他一起去买东西,他自己挑了两包饼干,他一边吃,一边在商店门口看鱼。我说:妈妈也想吃一块。小家伙抬起头对我说:妈妈我不想和你分享。我催他回家,他说还要看会儿鱼,我说那看五分钟吧。过一会儿,我问他:童话,咱们回家吧?童话问我:妈妈,到五分钟了吗?问得我一愣,意识到自己催他催得太急了,大概估计了一下时间说:现在三分钟了,还剩两分钟。他开始不断的问:妈妈到两分钟了吗?一直问到两分钟以后。然后我带他离开,他说要在板凳上坐会儿,我们坐下。他拿了一块饼干主动地到我手里,我很高兴得和他说:谢谢你。过一会儿我吃完了,说:童话,妈妈吃完了。童话又拿了一快给我。
我们回家的路上碰到了幼儿园的小美,两个小家伙见面甚欢,他主动把饼干给小妹吃,然后两个小家伙时而并排坐在一起,时而一前一后绕着滑梯转圈,时而在滑梯上玩,不时用眼神交流什么,目光相遇的时候还灿烂得笑笑,有时候也互相问一两句话,非常有趣。
从童话的叙述来看,我担心他对自己的东西没有安全感,这一点上妈妈需要检讨,有时候没有经过童话的同意就把他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但是被他看见又会拿回来给我。正在努力中。
但是从他的行为上看,我觉得没有言辞上表现得那么激烈。孩子是不是心里还是有些矛盾?
张仲华教授回复:这个年龄段,正是“自私”的时候,分享就意味着合作,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是比较困难。合作的意愿,勉强是很难形成。需要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慢慢去通过交换,发现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孩子才能学会分享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