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兵
随着盛夏的到来,酷热难耐的孩子首选避暑方式就是游泳,而与之相应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让溺水事件不再发生,是摆在家长和社会面前的一道大考题。
根据以往孩子溺水事故分析,通常有以下特点:一、溺水不是发生在不许游泳的河湖、水库,就是建筑工地施工后搁置无用的水坑。这些地方河道纵横,情况复杂,多没有任何的防范措施。二、溺水身亡的孩子大都是会游泳的男孩,年龄通常介于10—16岁,往往因为对水性认识不足,而对自己的游泳技能过于自信,多突遇腿脚抽筋等情况而溺水。三、他们的父母多大是农民、工人或外来务工人员,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
要避免孩子溺亡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家庭、学校、社会都应须时刻警钟长鸣,高度关注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共同构筑一道减少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安全防护墙”。
带孩子外出游泳,家长应时刻陪护,并带好救生用具如救生圈等器材。在国外,河道边的警示牌不是写给孩子看的,而是提醒成年人要监护、保护孩子的安全。游泳之前,嘱咐孩子先热身,避免抽筋等情况发生。
学校应集中开展游泳安全的教育,教育学生做到两个“不”,即不要到没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要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私自外出游泳。同时,还应加强偶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自救能力的教育与训练。
水利和治安部门应明示严禁在水利工程范围内游泳。在游泳溺水事故多发地段,要设警示牌和巡视员。有关部门应因地制宜地兴建一些天然、安全、廉价的泳池,以满足未成年人的游泳需求。孩子的安全教育不能光靠“两张皮”的说教,需要多方协调、百无遗漏地呵护。唯有如此,才能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夏天!愿孩子溺亡事件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