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示
保定自古就是文人辈出的地方,解放后曾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作家,是“荷花淀”派的发祥地,保定作家群的称谓也由此而诞生。如今,保定一位名叫柴沛沛的18岁女中学生的处女作长篇小说《子夜春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文艺界称此为“柴沛沛现象”,“80后作家”中又有了新的生力军。
1 从小编织多彩文学梦
柴沛沛的老家在太行山边缘的一个小山村,她从小生活在唐县县城。在读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其他同学还没有开始学习写作文,她就写了一篇名叫《蓓蓓历险记》的几千字的故事。写故事的起因很简单,她有一个比她长几岁的姐姐,名叫蓓蓓,两姐妹一直处得很好,可沛沛总想让姐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当她发现这种想法不能完全实现时,就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故事里,让故事里的姐姐“听”自己的话。
后来班上有了作文课后,她的作文几乎每周都在作文课上被老师当作范文读。沛沛爱好广泛,尤其爱读各种图书和杂志。上中学后,她的作文又成为校刊经常刊登的样板,在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艺术大赛征文活动中,她的一篇《我身边的“超级明星”》获优秀奖,“超级明星”写的就是她的妈妈,日常生活的妈妈的点点滴滴在她的眼里都成了明星的轶事。
也正是有这样的积累,使沛沛从小就在心里种下文学的种子,有意识地编织着自己的文学之梦。
2 课余写出“中学生故事”
在唐县中学读高二时,同学们的学习压力都很大,教室里的气氛都有点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此时的柴沛沛有一个很强烈的愿望,就是要把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挖掘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理解中学生这个群体,也算实现自己多年追求的一个文学梦想。
沛沛从此开始构思和写作,她怕家人和老师反对,没有把这事告诉任何人。白天和其他同学一样到学校上课,晚上10时学校晚自习结束,回到家后再做没有做完的作业。每天晚上11时左右,她就开始写作,经常是写到凌晨两三点钟,有时写作到兴奋时,就连续写一个通宵。第二天早上照常去学校上学,课堂上她经常犯困,她就有意识地强迫自己尽量多听一些,下课的10分钟她立即趴在课桌上睡一会儿。
就这样,她坚持了一年多,用完了两个厚厚的日记本,直到20多万字的作品完成,她才在一次家庭聊天中告诉了父母。被蒙在鼓里的父母这才知道,为什么经常在后半夜还能听到沛沛房间里的声音,还一直认为她在学习呢。此时的沛沛向父母撒娇说:“要是早一点告诉你们,我的作品肯定就死在摇篮里了。”
作品写出后,沛沛立刻感觉轻松了很多,她上网搜索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的名字一下跳入她的眼帘,她就认准了这家出版社,按着网上的地址,她与出版社取得了联系,对方要求她先传过去部分作品内容,她从作品中选取了近万字的内容传给出版社,很快出版社回信“文笔出众,可以出版”。
3 文学道路很漫长
在中国文联出版社为柴沛沛举行的作品出版发行新闻发布会上,出版社的一位负责人称,18岁的女中学生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完全可以称之为“柴沛沛现象”,很值得人们研究、发掘。中国文联出版社将继续与柴沛沛合作,出版发行她今后全部的作品。
柴沛沛今年参加高考,由于写作和出版的影响,她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但是由于她作品的传播,目前已有国内数所大学主动与她取得联系,索要她的资料,想特招她为特长生入校。
柴沛沛说,她目前正在构思《子夜春梦》第二部,准备在合适的时间把第二部写出来,将来还要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4 柴沛沛的内心独白
《子夜春梦》记述的是一群孩子中学时代的生活,书中的主人公林小鱼是一个美丽孤傲的女孩儿。
沛沛说,希望《子夜春梦》能够让人们重新认识那些所谓的“叛逆的孩子”。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不可触碰的角落,白天人们会紧紧地关闭内心的角落,用所谓的坚强伪装自己,而到了晚上,当他(她)一个人躲到只属于自己的世界,他(她)才会慢慢打开内心的角落,丢开坚强,独自品读着真正的自我,因为角落里或许藏有他(她)曾经微妙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就像小说中的主人公小鱼在日记中写的一样:“我喜欢黑夜,因为只有在黑夜的迷茫中我才能找到回家的路。”每一个孩子都得经历一个叛逆阶段,但是在这个叛逆阶段,希望家庭、学校、社会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而不是在不满和鄙视中放弃他们。当关爱多于不满的时候,孩子们的世界会很多彩。
沛沛坦言,《子夜春梦》在思想上还有些稚嫩,因为自己还没有步入社会,对生活也只是表面化的直视,因此小说在思想上还不大成熟,在故事收笔的时候,书中的孩子们仍然在灰色逆境中挣扎,所以她还会续写《子夜春梦》,续写“搁浅”队员们中学毕业以后的经历,让笔下的人物在青春的考验中更加坚强,在青春道路上更加阳光。就像作品序中写到的一样:“让我们的青春更阳光!”“而属于我自己的那一缕阳光,我会让它永远温暖着我的青春!”
编辑:芯蕊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