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碰到父母带着阵发性啼哭及呕吐的小宝宝来看诊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宝宝的消化道有病了。当经过问诊及检查后,即使不像肠套叠,我们还是要一再叮咛患儿父母,回家要观察注意一些事项,只因肠套叠是一个令医师、父母都轻视不得的疾病,它的诊断及治疗具有时间性,延误诊断及治疗,常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肠套叠是小宝宝常见的腹部急症之一,是宝宝的某段肠管凹陷入其远端的肠管,就好像收起单眼望远镜一样。肠套叠的发病年龄大都在5个月至1岁半,80%的病例都在1岁以内,尤以5个月至9个月最常发生,男婴比女婴多。有些季节性的发作可能与某些病毒的流行有关。
单纯肠套叠发生时,凹入的肠段会使血管受压,使静脉血和淋巴液发生郁积,致使肠壁肿胀,甚至肠粘膜破裂,造成出血。如果套夹得更紧,则肠壁动脉也会阻塞,演变成肠子坏死、破裂,造成腹膜炎。
令父母头疼的是,90%的肠套叠找不到明显的发病原因(医学上的“特发性”),腹泻、便秘、服用药物、上呼吸道感染、肠胃过敏与结肠蠕动力增加都可能与之有关,这就使预防肠套叠比较困难,父母只能在平时多加注意与观察。
肠套叠在临床上最主要的症状有三个:腹痛、呕吐和果酱般血便。
当肠道前后相套,造成部分阻塞时,宝宝就开始产生阵发性腹部绞痛,显得躁动不安、双腿屈曲、有阵发性啼哭,并常合并呕吐。当阵发性疼痛过后,宝宝显得倦怠、苍白及出冷汗。此时父母若没有警觉或医师也没检查出来,几小时后,宝宝开始解出果酱般血便。这是因肠管套牢后,肠壁出血混着肠黏液所造成的血便,这时如果再不及时就医,很容易造成肠坏死,甚至腹膜炎。
所以,当宝宝出现阵发性的腹痛啼哭及呕吐时,或是宝宝解出果酱般血便,父母要立即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当然,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这些症状,如肠胃炎、便秘等,但有经验、警觉性高的医师一定会帮宝宝检查是否有肠套叠的可能性。近年来腹部超声波检查已成为诊断肠套叠快速而正确的工具,医师还在超声波的直视下以生理盐水灌肠,或空气压力灌肠,可使大部分的肠套叠复原。
中医辩证认为:肠套叠引起腹部剧痛是由于血络淤滞,气机运行失常所至。如果灌肠后仍不能使这部分血运复常,就会有再复发的可能性。
提醒父母注意:
1.未明确病因之前,不可轻易用止痛药,以免误诊。
2.引起肠套叠的原因较多,灌肠复位后要及时进行中医调气和血治疗,以防复发。
3.注意饮食卫生,进食要定时定量,勿过食生冷、寒凉之品。
4.注意保暖,保护腹部勿受寒冻。
平时,可以经常按摩宝宝腹部:让宝宝仰卧,家长将手心搓热,置于宝宝腹部,顺时针方向揉摩2~5分钟,然后掌心对准脐部作腹部振颤按摩1分钟。经常按摩可促进消化,强健宝宝的肠胃功能。
文/ 夏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