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谢谢“月华如练”,逗逗妈和张教授!
版权所有:钟豆豆妈妈 原作 提交时间:11:02:44 07月10日
豆儿昨天有些热伤风,今日好了。我才上来看到你们的回复。谢谢!
其实生死问题早我和豆儿之间就讲过。以前我跟他讲人死了后变星星,小孩没出生前也在星星上住着。现在他大了,不相信这些了。最近这一段又比较爱谈论生死问题,我一直是以比较平和的态度对待他的这些想法的。比如他感叹:“人要是一直都不会死该多好!”我就说:“要那样的话,地球上该挤得住不下了。”他还问:“妈妈,你说人死后会变成土吗?”我说:“会吧。变成土比较好一些,还可以在上面养植物。”可是我估计“人死后变成土”这个想法令豆儿并不开心。有一天他又说:“妈妈,我认为人死后会变成空气。男人变成氧气,女人变成二氧化碳。”我觉得好笑,他怎么想的?他说男人女人不一样,所以死后变成的空气也不一样。我想生生死死的对话可能还的继续一段时间,不过我倒真不是为这个特别烦恼。
他就是胆太小。也可能如逗逗妈讲的,是遗传。我的胆确实不大,小时候最不爱看反映旧社会穷人受压迫的电影,《一块银圆》的小人书也让我害怕。长大了不喜欢看恐怖片。可能我的态度不知不觉就影响了孩子。张教授讲要多放手。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些晚了。我现在有意识地放手,可豆儿已经不肯上前了。昨天在家照顾他,我跟他讲:“妈妈去银行取点钱,再去超市买些东西。你自己在家等妈妈好吗?”他同意了,等我回家一开门,他正穿衣服呢。我问:“你想下去玩?现在外面太热。”他说:“不是,我想出去找你。”我原来跟他商量过,他如果不想去幼儿园,可以在家,但爸爸妈妈要上班,他得一个人在家呆着。他不肯。而且他现在回家来,不跟院子里与般般大的男孩玩了,而是跟总到我们家来的小姑娘成了好朋友,两人天天在一起玩。幼儿园里是女老师,回家后多半是我带,再老同女孩子一起玩,我真担心他越来越女性化,越来越小心翼翼了。
他倒是喜欢听探险故事。可是怎么说呢,豆儿是很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的孩子。说起道理来他都懂,讲起来也是一套一套的。可一碰上事儿。。。
等到他九月份一上学,更没有多少时间出去野了。我只怕他将来成为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呀。
题:关于阅读,想请教大家
版权所有:钟豆豆妈妈 原作 提交时间:11:49:49 08月06日
豆儿喜欢看一些科普书籍,对童话、故事什么的一向兴趣不大。我最近有意识给他读一些书,发现他的理解力好象有点,不能算问题吧,但与我想的不太一样。
比如我给他读《彼得。潘》,读到在永无岛上,海盗们跟踪孩子们,红人们跟踪海盗们,动物们跟踪红人们,孩子们又跟踪动物们,但是他们谁也碰不上谁。我问豆儿,:“你知道为什么吗?”他很干脆地回答:“知道,因为他们走得都一样快。”--很好,这没问题。但是读《小飞人卡尔松》,读到卡尔松捉弄那两个坏蛋(飞勒和鲁勒)时,豆儿的表情看上去就有些茫然了。那一段是讲卡尔松先是把飞勒偷的钱包和鲁勒偷的表悄悄拿走,然后把钱包放在汤碗里,把表挂在吊灯上;然后在他们第二次偷得手后,从桌子底下先把飞勒偷的钱包递给了鲁勒,把鲁勒偷的表递给飞勒,然后又把这两样东西都还给失主;接着卡尔松先踢了飞勒一脚,又踢了鲁勒一脚,令这两个坏蛋自己打起架来。--这一段我觉得书上层次写得挺分明的,但豆儿却有些迷糊了,搞不清谁对谁。
豆儿做那些走迷宫,或找规律等智力题,表现挺好的,但那些都是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不知道豆儿是否是对文字的理解力方面有些欠缺。张教授讲过认字不是主要目的,学会阅读,能理解书上讲的知识才是目的。但我不太清楚六岁半的孩子理解力能达到什么样一个水平。他四岁多时,我给他念《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他都不感兴趣,我也就没再读下去。 如果我现在再给他念《坚定的锡兵》、《豌豆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快乐王子》一类的故事,他能理解吗?或者我该找一些更现代的故事?豆儿对图画的理解力显然要更好一些,我给他买的《丁丁历险记》他就自己一本接一本地看。我想请教张教授和有经验的爸爸妈妈,什么样的书适合豆儿这么大的孩子看,能够比较顺利地将他从图画引导到文字上来?
张仲华教授回复:
钟豆豆妈妈:阅读的问题
你好,你讲的第一个问题是孩子程序化理解的问题,因为没有动作,孩子很难去理解这个程序的全部过程。绕来绕去的,孩子就不明白。(这就没有动画片直接)讲故事时遇到类似的问题注意一点,不能只是讲,也要比划(表演)。第二个问题,六岁多的孩子,现在给他讲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坚定的锡兵》、《豌豆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快乐王子》一类的故事,孩子能理解,但是有的故事太长,一次讲不完,再则妈妈在讲故事时要注意技巧、方法。照着文章念,表情差一些,孩子就会乏味。不照着念,等与妈妈去改编,对妈妈的水平要求的高,可能也没有时间。最好去给孩子买磁带(有MP3的光盘)。这些故事都是经过改编,讲的也不错。但是妈妈也不能把孩子扔给录音机,妈妈要熟悉故事内容,知道如何提问,如何去指导孩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