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家庭教养
早期教育个案-依恋的讨论(59)
作者:佚名
更多

  主题:教授:还是麻烦您给看看吧,孩子最近这么闹,是在强烈的闹独立还是在闹妈妈? [精]

  作者:水水610  发表日期:2006-10-23 16:04:20 [表状]

  近期情况:自信心空前高涨!问他几岁,一概回答:3岁!因为他长大了,任何事情他都行,都会!穿脱衣服,妈妈不得碰衣服一下,都要自己才行,所以,就凭这个冲劲,他突然就会穿脱秋衣和T恤了。 和小朋友在一起,所有的他都行,所有的他都比小朋友好,大、高、长之类的。现在他还是怕放鞭炮,昨晚我安慰他:“妈妈小时候也怕呢。”他就昂首挺胸地说:“我就不怕放鞭炮!我可棒了!”一会儿楼上有响声,他就立即挨近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声音?”

  事情他说了算,除了这几次闹的回家和睡觉外,我其他的事都依他,只要没有危险和不影响他人。后来把睡觉问题也放宽了。在外玩儿的时候,只要有小朋友,就把妈妈给忘了,大小孩现在都能玩儿。在家里,看电视一天一次的约定遵守的不错。在家里玩玩具,听故事,和爸爸妈妈疯,一起踢球,顶球,学天线宝宝跳舞,还是挺开心的。并不是很依恋妈妈,爸爸回来了就想和爸爸玩儿,姥姥来了,就缠着姥姥,爸爸去上班,姥姥回家,这些事情都会使他伤心,会哭一阵儿。谁和他玩儿的开心,就缠着谁,当然妈妈更不能离开他。

  我凭感觉他这阵闹是闹独立太任性,也知道自己的心态不好,但近一个月来除了打孩子,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打孩子事件后,我对自己很失望,很泄气,心情一直不好,对孩子又不如以前耐心了。我是不是太差劲了?

  张仲华教授回复:要罚、打都可以,但是不能发脾气。

  所谓“罚而不怒”。和孩子定好规则,越过这个规则是要受到惩罚。打也是一种惩罚,有时候孩子宁愿选择挨打,也不愿意选择其他惩罚。所以不要把挨打都看作是暴虐的惩罚。关键在于“罚而不怒”,你想想,你上班迟到了,领导按照规章扣你的奖金,领导为什么还需要拉下脸来吵你、骂你?如果这个领导再吵你、骂你,给你脸色,你会高兴吗?改天是不是也会为难他?

  另一方面,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主能力,这大的孩子有时候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注意换一种方式,即保护和鼓励了他的愿望,也让孩子能够按照和妈妈一块订的规则去做。有时候孩子是想表现自己,这时要注意给孩子表现一下的机会,如果你不考虑孩子的动机,就会硬着去和孩子顶撞。

(http://www.yywsb.com) 编辑:刘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