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亲子游戏
身边耐人寻味的童趣变迁
作者:医药卫生网
更多

        房子”、“跳皮筋”、“过家家”、“打弹子”……对上世纪70年代或8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这些童年的快乐游戏已如黑白照片一般印在记忆中。而对今天的孩子来说,最亲近的则是那些动辄成百上千元的“芭比娃娃”、“暴力熊”、“蜘蛛侠”以及惊险刺激的网络游戏“跑跑卡丁车”、“劲舞团”……不过,耐人寻味的是,与父辈相比,现在的孩子玩具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档,快乐却也越来越少,咀嚼其中的差异,我们会发现蕴藏在游戏背后的时代与社会变迁。 
 

  母子俩不一样的玩法
 

  “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玩的花样很多,但又很简单。”说起自己的童年游戏,在机关工作的陈云梅一脸陶醉,“我们女孩子跳皮筋、跳房子、踢毽子、跳绳,男孩子斗蛐蛐、滚铁环、拍香烟盒、火柴盒,打弹弓、打玻璃球。我们玩的这些东西,基本都不用花钱买,好多都是自己动手做,但玩得很开心。”上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有和陈云梅相似的童年记忆。
 

  看看10岁的儿子,陈云梅告诉记者,儿子的玩具有几大箱,从汽车到坦克,从变形金刚到各种小赛车。现在稍大一些,又开始玩电脑游戏、听MP3了。令她唏嘘不已的是:孩子一会儿要买个“独行侠”,一会儿要个“飞天侠”,可没玩几天,就没兴趣了。有时花不少钱买个高档玩具想“讨好”一下这孩子,谁知人家根本不当一回事!物质条件富裕了,文化娱乐丰富了,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玩具琳琅满目,唾手可得,但笑声和欢乐却越来越少。
 

  玩法折射社会变迁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而快乐应该是游戏最本质的目的。“我们过去玩的游戏是纯真的,快乐也是发自内心的。现在的孩子靠玩具的新奇刺激,尽管玩具多,但并不真正快乐。”两代人的童年游戏,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变迁,是因为时代和社会已经有了太多的改变。
 

  过去,每个家庭里都有几个孩子,即使不出家门,兄弟姐妹也可随时玩起各种游戏。然而,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每个家里都只有一根独苗,加上生活方式改变,人们都住进了紧闭的单元房,冰冷的防盗门隔绝了孩子交往的机会。这一代孩子尝到了他们父母从未有过的孤独。因而,即使他们想玩,也只能到有现代设施的“游戏厅”、“网吧”,独自对着电脑,在虚拟世界中游戏。有教育专家说,现在很多孩子不会玩,不会游戏,他们丢失的是一种集体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可以说传统游戏的消失不仅仅是遗憾,它还带走了让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方式。

(http://www.yywsb.com) 编辑:范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