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拉哈、滚铁圈等传统游戏回归校园 专家称:老游戏填补现代玩具空白。
嘎拉哈
嘎拉哈多取之于羊、猪、鹿、狍等动物的骨关节,分坑儿、背儿、珍儿、轮儿四面。
嘎拉哈玩时先把所有的嘎拉哈抓在手里,扔出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而后把布口袋向上抛,你要在它落下的瞬间,下手翻转嘎拉哈,并不可以碰到其他的嘎拉哈。嘎拉哈,可以锻炼孩子手的灵巧性。
滚铁圈
通常是用一根粗铁丝,弯成一个圈,然后用一个半圆的钩,推着走。滚铁圈要有速度,也要有技巧。在跑动的同时,要控制铁圈的平衡才不会倒。这种技巧,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定向的准确性和反应的灵敏性。
晨报讯(记者 杨晓明)丢沙包、(chuā)嘎拉哈、滚铁圈、编花篮、老鹰捉小鸡……这些被很多城市孩子遗忘的老游戏,如今又回到了小学孩子当中。
“老游戏”重现校园,学生们玩疯了,老师也感觉“返老还童了”。
学生:铁圈是爸爸做的
昨日10时,记者来到沈阳市棋盘山开发区满堂满族学校,正赶大课间时间,百名师生在操场上做活动。这些游戏的玩法让人看着如此熟悉亲切。
男同学一个接一个,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根小铁棍滚着铁圈跑,不时地变换花样。学生张博说:“这圈是爸爸拿我小时候的车轮子做的。别看滚起来简单,运动起来也挺难。”
女生们则在操场上编花篮,跳皮筋,玩耍指数最高的还数嘎拉哈。4年级的王丽娜说:“我现在还得两只手抓,眼神和手都忙不过来,不过比刚开始好多了,最开始不是口袋抓不到,就是嘎拉哈抓不到。”
老师:有返老还童的感觉
老游戏学校不光是孩子的天地,老师们也加入了能勾起回忆的游戏中。班主任李霞说:“学生们感觉好奇,接受能力很快,我们也情不自禁地和学生一起玩,还真有返老还童的感觉。”50岁的老教师玩起老游戏时,学生们私下都里说,“感觉老师跟我们一样大。”
“我们下课,可愿意到操场上玩了。”一名五年级的小女孩对记者说,“以前天冷时,同学们下课都不爱出屋,现在我们一下课,老师和我们一起跑出教室玩儿。”
家长:孩子跑动也多了
老游戏活动开展了两个月,家长看到了孩子们的变化,对老游戏的回归很认可。家长左先生说:“孩子以前很喜欢玩电脑、打游戏机,很少到户外运动,自从孩子玩上老游戏后,感觉儿子和同学接触更密切了,跑动也多了,我看孩子疯跑那样,也跟我小时候似的。”
家长张女士表示,老游戏的道具大多是家长制作的,“不用多花钱,还能让孩子玩得很开心。”
学校:老游戏传承民族文化
满堂满族学校校长王淑国谈了学校开创老游戏的初衷,让学生们得到全身心的锻炼。
另一方面,开设老游戏能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认同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振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沈阳市教育局民族教育处处长李钟太表示,老游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老游戏引入校园,让它得以发扬光大,不仅对当代孩子们有益,更有益于让我们的文化宝典得以传承重现。
专家:填补现代玩具空白
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周永梅表示,现在孩子的玩具多是智能化、电动化,孩子只是动脑动手不动窝。
虽然有益智功能,但往往无法满足孩子成长需要的运动量。玩具除了益智的功能,其实还应具备认知、社交、运动等功能,老游戏就填补了这个空白。
老游戏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运动量,它还体现群体性,让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更强一些。